民间游戏在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开展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9期   作者:余列
[导读] 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游戏不仅可以带给幼儿充满快乐的童年,

        余列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教学研究室  245600
        摘要: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游戏不仅可以带给幼儿充满快乐的童年,而且在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方面也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见,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目前许多幼儿园在组织幼儿游戏时,多以建构性游戏、表演游戏为主,这类游戏多数要借助于玩具、材料才能够进行。长此以往,使得幼儿对玩具和游戏材料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没有玩具,幼儿就不知道怎么玩,缺少无玩具游戏的经验。而对于一些农村幼儿园来说,购置大量的游戏材料无疑会加重经济负担。就是在一些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的示范性幼儿园,有时也难以满足幼儿对某些游戏材料的需求。而民间游戏来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有着广泛的地区性和独特的民族性,同时也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符合幼儿的特点,其游戏材料也是取之于身边,来源于生活的,能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自由、快乐,并且容易学习、便于流传。我们将民间游戏有机地融入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富了幼儿的在园生活,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间游戏;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与探究
引言
        幼儿园教育时期是幼儿思维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农村幼儿园有限的教学资源里深入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素材,以民间游戏为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让幼儿的心灵在传统文化中获得丰厚的滋养,加快幼儿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使传统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一、民间游戏的特点
        民间游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目标一致性,简单的说就是幼儿能通过民间游戏获得自身行为习惯、情感、知识的发展和进步;第二、内容丰富性,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间游戏,那么幼儿园在将民间游戏引入教育活动的时候,就用容易让幼儿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第三、过程趣味性,民间游戏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其中的玩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幼儿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在幼儿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游戏,从而找到民间游戏所要传达出来的意义和作用;第四、材料简洁性,很多民间游戏都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代替,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将教育活动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幼儿明白正确的活动方式,从而将其运用在其他的学习和生活中。
二、民间游戏在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优势
        (一)民间游戏丰富了幼儿的常识,拓展了知识面
        民间的游戏符合农村幼儿生活经验,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我们知道在民间游戏中包含了许多的语言文化知识和自然环境相关的知识。农村幼儿生长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与大自然的距离最近,对于群众传统文化知识先天就接受的比较多,也比较全面。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幼儿们的常识,还提升了他们的认知水平。民间游戏《丢沙包》、《木头通电》、《踩气球》等,刚好与幼儿实际生活经验接近,又有创造性的发展,使孩子们在玩乐中了解到了许多生活常识,开发了幼儿的智力,还增强了身体的协调性。
        (二)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
        农村幼儿园虽然生活条件没有城镇幼儿园好,但是有一个优势是城镇幼儿园不具备的,那就是农村幼儿园和大自然的距离很近,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让幼儿能直观的感受甚至是认识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植物,这可能比幼儿园教师口头讲述效果要好很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幼儿园教师还可以带着幼儿去播种的田地里看庄稼,让幼儿感受粮食的播种和收割时节,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认知能力。
        (三)民间游戏能训练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
        玩游戏不是单纯的玩,还需要与同伴不断地用语言交流。民间游戏引入幼儿课堂或课外教学,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可以语言交际的平台。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幼儿自己组织游戏,在游戏的组织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用语言组织,不同的角色说什么都有明确的分工。在玩《比大小》、《拍拍手》、《找妈妈》等语言类游戏时,需要用大量的语言来贯穿游戏。孩子们之间用语言交流,经常唱念这些诙谐、节凑感强、朗朗上口的游戏语言,能从小培养孩子对语言的敏感性,进而训练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


三、幼儿园教育中融入民间游戏的策略
        (一)适当营造游戏活动氛围,进行有效的融合
        幼儿的心理发展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游戏活动的时候,要恰当地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适应游戏活动的心理情绪发展。从自身出发,有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来参与农村幼儿园的民间游戏活动。其次,教师在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同时要教会学生保持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良好的伙伴关系可以促进儿童心理需求的发展,可以让儿童在做游戏的时候能够兴高采烈、聚精会神的被游戏所吸引。此外,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还可以开展自己的智力,制造出更多的游戏规则,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农村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选取民间游戏,“丢手绢”这个游戏是很传统的一个民间游戏,一直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开展起来不需要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其乐融融地玩游戏。此时,教师可以这样营造游戏活动氛围,告诉学生丢手绢没有被抓住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励,奖励学生为“体育之星”。学生听到有奖励之后会兴高采烈地玩游戏,聚精会神的观察自己身后到底有没有手绢。通过这个游戏的开展可以有效地将民间游戏与农村幼儿园活动的开展融合起来,给学生带来无限的乐趣。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时间,发展同学与同学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融洽的关系。
        (二)鼓励幼儿参与游戏,掌握游戏方法
        民间游戏不仅具有形式多样、趣味横生等特点,也能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参与度,带动教学气氛、集中幼儿注意力,因此教师在将民间游戏运用于农村幼儿教学工作中时,应该进行合理的游戏筛选,尽量选择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的游戏,激发幼儿的游戏热情,让每一个幼儿都能积极踊跃地参加民间游戏活动,并掌握正确的游戏方法。丢手绢是一个经典的民间游戏,这个游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容纳所有的学生,并且极具趣味性,能够有效地活跃教学气氛。教师在组织开展丢手绢游戏时,有几点需要着重注意,首先,教师应该教会幼儿正确地吟唱游戏歌曲,使学生能够踩着歌曲的节拍进行丢手绢游戏;其次,有些幼儿在丢手绢的时候会故意发出声音提醒被丢的学生,教师应该对这样的行为进行提醒和纠正,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游戏规则意识,规范幼儿的游戏行为。教师鼓励幼儿参与游戏,掌握正确的游戏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调动幼儿的多重感官,启发幼儿的综合能力养成。
        (三)以一日生活为依托
        幼儿的一天主要在幼儿园中度过,民间游戏如若能够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为依托,必将给幼儿带来积极的影响。晨间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开始,要注重轻松、活泼,不苛求技能技巧的难度,运动也不宜太大。趣味盎然的民间游戏十分契合这一要求,教师应根据大、中、小班幼儿发展规律,利用在晨间活动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例如“跳房子”“打陀螺”“丢沙包”等等,让幼儿在自由选择的时间和空间里得到多方面的锻炼。简单易行民间游戏不受材料和场地限制,随时随地就可以玩,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地缓解晨间活动这个过渡环节的忙、乱现象,无形中也减轻了幼儿教师的许多负担,同时又能很好地预防幼儿无事可做而引发的打闹现象。其次,利用幼儿餐前的时间点开展游戏。例如组织幼儿一起做游戏“你拍一,我拍一”,拍手歌中充满娱乐,其歌词蕴含教育意义,游戏后幼儿带着愉快的心情进餐,也会逐渐懂得如何分享和谦让。第三,在离园前贯穿民间游戏。利用在幼儿离园时这一宝贵时间,让幼儿做简单又好玩的手指游戏,如“挑花线”“成语接龙”“石头剪子布”等等。简单易学的手指游戏有利于锻炼了幼儿手指的灵活性,有益于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幼儿会很乐意玩,离园秩序自然变得非常的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农村幼儿教学中巧妙地引入民间游戏,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步提升。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开拓创新,为幼儿制订个性化的民间游戏教学计划,为我国素质教育宏伟工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丁艳花.探究民间游戏在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25):165-166.
[2]石红超.探究民间游戏在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216.
[3]蒋玉莲.探析民间游戏在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6):176.
[4]石安莉.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实施的意义和开展途径[J].好家长,2018(86):38-39.
[5]马海燕.民间游戏在农村幼儿园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J].山西青年,2018(17):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