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玟静
攀枝花市桃源街实验幼儿园 617000
摘要:近几年以来我国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对幼儿园的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身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与时俱进,转变自身的思维,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改革。幼儿园的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教学的主要形式,幼儿可以在游戏活动中锻炼智力、体质等,因此,对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要格外重视。游戏活动中的材料投放非常重要,需要教师在科学标准的前提合理选择,关注投放游戏材料对幼儿成长的意义。合理的游戏材料可以给学生营造出宽松的氛围,还能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在快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活动;投放材料
在以往的幼儿教学过程中,投放的游戏材料单一化,幼儿可以接触到的游戏材料太单一,就等于封住了他们的嘴、绑住了他们的手、捂住了他们的眼,幼儿在游戏中得到的收获也减半。此外,一些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没有一定的原则,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不仅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不到积极的作用,甚至还会使幼儿产生错误的认知。针对这种情况,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游戏教学时,要遵守一定的原则给学生投放材料,确保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游戏,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材料投放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1.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
身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在给幼儿授课的过程中,传授给幼儿的知识一定是准确、科学的,这样才能培养幼儿健康的成长。同样的,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投放材料的时候也要遵守科学性和教育性结合的原则。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立足于教学的目的,之后结合考虑游戏材料的科学性,选择合适的游戏材料投放到游戏区域中,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学习到科学的知识。
2.丰富性和层次性相结合
传统的游戏活动中存在游戏材料单一的情况,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经常玩的材料一成不变而失去了玩游戏的兴致,同时,单一不变的游戏材料也使得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获得的成长存在限制,不利于幼儿之后的学习。因此,在投放游戏材料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增加游戏材料的丰富性,可以给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并有效地减少幼儿参与游戏度不高的情况[1]。另外,针对幼儿本身能力不同的情况,也要在投放游戏材料的时候体现出层次性,因材施教才可以让幼儿在合适的环境中得到提升。
3.合理性和安全性相结合
因为游戏材料投放不安全使幼儿的受伤的事例比比皆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提醒我们在投放游戏材料的时候要遵守安全性的原则。在投放游戏材料的时候,教师要将游戏材料分类,按照危险性分别摆放在幼儿可以接触或者不容易接触的位置,在幼儿使用危险性较高的材料时,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并告知幼儿正确的使用材料的方法,确保幼儿在游戏中的安全,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
二、幼儿园材料应该有以下特点
1.多样性
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实践中,可以知道,单一的游戏材料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的作用很小,甚至还会让幼儿在日复一日的游戏中失去参加游戏的兴致。因此,在投放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应保证提供的材料数量充足,且有多种种类,不同种类的游戏材料可以带给幼儿新奇的游戏体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幼儿会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对游戏有更多的思考,在游戏中收获更多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的多样性还包括材料功能的多样性,幼儿可以在同一种玩具中发现多种玩法,能够打破幼儿的思维定势,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以“看病”游戏为例,教师要投放多样性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可以接触到不同种类的游戏材料,对游戏始终保持好奇心。由于游戏内容和医院有关,我在游戏区域中投放了医疗箱、听诊器、针管、医生服装、护士服装等相关的游戏材料。受到社会观念和影视剧的影响,大部分幼儿对医务工作者充满了尊敬和向往,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医务工作者也让幼儿非常积极[2]。幼儿的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流程充满了好奇,我引导他们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幼儿体会到了医务工作者的辛苦。此外,幼儿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发现了游戏材料的其它用法,发散了幼儿的思维。
2.适宜性
在幼儿园中的幼儿一般按照年龄分为大班、中班、小班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幼儿对应的游戏材料也是不同的,教师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时,要按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适宜性的游戏材料可以让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对游戏活动充满信心,幼儿有良好的心态对待游戏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的收获也是翻倍的。
例如,以“做手工”游戏为例,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特点投放适宜性的游戏材料,给幼儿提供最佳的游戏环境。小班的幼儿年龄最小,一些危险性较高的游戏材料不适宜投放到他们游戏的过程中,因此,我在组织小班的幼儿游戏时给他们投放的游戏材料都是橡皮泥、彩泥、黏土等几乎没有危险性的,可以有效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而对大班的幼儿来说,简单的游戏材料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成长需要,我给他们投放了剪刀、胶水、碎布等难度较高的游戏材料,虽然这些游戏材料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保护自己的能力。幼儿使用适宜性的材料顺利完成了游戏活动,增强他们玩游戏的信心。
3.替代性
为了响应培养幼儿思维的号召,教师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时,要注意投放的游戏材料具有替代性。根据游戏材料的种类投放对应的替代性材料,引起幼儿的思考。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了缺少材料就会寻找,找不到就会尝试替代材料,当幼儿找到具有替代性的材料之后,思维被打开,突破了幼儿的传统思维,引导幼儿在以后的游戏过程中积极思考,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以“绘画”游戏为例,教师可以投放具有替代性的游戏材料,引起幼儿的思考,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一般来说,开展绘画类的游戏活动,会给幼儿提供水彩笔上色,为了启发幼儿的思维,我将水彩笔换成了毛笔和颜料。幼儿在完成绘画,准备上色的时候发现没有水彩笔,寻找一番后并没有找到水彩笔,只发现了毛笔和颜料,于是幼儿开动脑筋,将毛笔和颜料当作水彩笔的替代品,完成了画作的上色工作。这样,通过将游戏的材料进行替换,促使幼儿积极思考,最终找到了替代品,在游戏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总而言之,幼儿园的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教学的主要形式,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思考,遵守投放游戏材料的原则。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立足于教学的目的,之后结合考虑游戏材料的科学性,要尽可能增加游戏材料的丰富性,可以给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也要遵守安全性的原则,给幼儿创造最佳的游戏环境。此外,在投放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应保证提供的材料数量充足,要按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还要根据游戏材料的种类投放对应的替代性材料,从多种角度考虑投放游戏材料,引起幼儿的思考,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健康成长,培养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迎.探究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低结构材料的综合管理方法[J].家长,2019(36):70+72.
[2]孙梅.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