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艳容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 福州350007)
摘 要: 科学合理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有利于教师明确幼儿“学什么”、“怎么学”和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结果的预设,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有效的教学应该起始于准确地知道教学活动期望达到的目标,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制定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 幼儿园课堂教学目标 ; 目标制定 ;有效策略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等功能。课堂教学目标地设计是数学设计的首要环节,也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制定的教学目标未能正确定位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忽略了挑战性或者是把教学目标制定得大而空、高而难,没有可操作性等等现象。那么该如何制定课堂教学目标?通过日常教研,针对如何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标进行研讨,摸索总结出以下几点幼儿园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策略。
一、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教学目标
只有在了解和把握幼儿发展的现状及内在需要,真正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使设定地教学目标处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样制定地教学目标时才不会偏离孩子的经验和发展所需要的内容。这样的目标制定才能促进孩子发展,也才能促进他们潜在发展水平向现实水平过渡。
如在语言讲述教学中:小班幼儿2—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词汇量迅速增加,己能用简单的复合句表达意愿,基本理解常用的简单句型,特别喜欢听故事,还喜欢边听边模仿故事中动物的动作和叫声,但发音还不够淮确,注意集中时间短,思维特点为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活动中要以游戏化的形式进行讲述活动,使幼儿在亲身感受中学习表达、讲述。因此,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目标可定为小班讲述的主要目标是能有兴趣地运用各个感官,按照要求去感知讲述内容;初步学习按序观察讲述对象和独立构思;学习用简单句讲出图片、文物、情景中的主要内容;学习在集体面前大声地讲述;能安静地听老师或者同伴讲述,并用眼睛注视讲述者。
中班幼儿活泼爱动,并且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已能清楚地谈话,词汇开始丰富,喜欢与家人和同伴交谈,能够独立地讲故事或叙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但有时候说话会断断续续。会根据不向对象的理解水平调整自己的语言。因此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目标可定为是学习有序地观察讲述对象,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学习独立构思,按一定顺序,用正确完整的语句清楚有序地说出图片、字物、情景中的特征和事件;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经验;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洪亮,句式完整。
大班幼儿由于幼儿自身经验比较丰富,已掌据了一定的知识技能,与成人和同伴的交谈中,自我为中心的表达逐步减少,能依据别人的语言调控谈话内容。讲述能力明显提高,讲述时能根据图片内容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语言逐渐表达灵活多样,并努力去表达与别人不一样的情节效果。同时由于阅读能力显著提高,大班的孩子不但对阅读图画书兴趣浓厚,能较长时间专心地看书,而且对图画书内容的理解能力也在逐步增强,开始对文字产生兴趣,识字的积极性慢慢提高。因此大班幼儿的目标可定为能独立构思,有重点地把握图片、事物、情景的突出内容;能根据讲述内容大胆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能用语准确、生动、创造性地描述讲述对象的主要突出特征、关键情节;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想办法排列图片,学习按顺叙、插叙、倒叙的方法进行讲述;能在集体面前讲话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不停顿,遣词造句较为准确。
因此,只有在制定目标前考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从本班幼儿的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目标才是切实可行的。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注重目标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位是否准确,首先决考虑活动目标是否对幼儿有教育价值。那么什么样的目标才对幼儿有教育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基本经验是参考的首选,它将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有益。如大班社会活动《爱》第一次活动,目标定为:(1)仔细观察图片,鼓励幼儿大胆讲述。(2)感受爱的伟大。在活动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只是父母对孩子关爱的伟大,孩子的情感教育却没能得到提升。什么样的目标才对幼儿有更好的教育价值?应以情感、态度为突破口,站在孩子的角度出发,重新制定了活动的两大目标:(1)听听、看看、说说的过程中,感受尽爱的伟大。(2)体会亲子间的关系,激发感恩之情。(3)学习表达爱的技能,激发幼儿对他人的爱。因为孩子得到的关爱是多方面的,有长辈间的、同辈间的、师生间的,而我们的目标定位必须抓住一个点来展开情感之旅。那么“父母的爱”在此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它与孩子是血脉相连、心心相通的。
在听听、看看、说说的过程中,孩子亲身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爱”才会有感而发地表述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情感的升华,不但要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爱的伟大,感谢父母对自己的爱,要感谢身边更多人的爱更要懂得用自己的办法去表达感恩的心,让他人也感受到自己的爱,这样才是这个“爱”这个社会活动的开展的意义。
因此,只有注重幼儿的基本经验,了解主题活动中目标的“内容与要求”,对材料所蕴含的意义和对本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作用有个比较深层的挖掘和思考,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真正显示出的教育意义的魅力来。
三、教学目标要具体化和明确化
幼儿园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目标要具体、明确、有针对件,每次活动要传授、激发幼儿那些基本的技能、技巧,培养幼儿的哪一种情感都些有较明确的说明。假如只是使用“了解”、“学会”、“掌握”等词,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可测性和可比性很差,很难达到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活动设计时,有的老师把目标设定为使幼儿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这是一个不够明确的教学活动目标。交通安全知识的含义是什么,哪些属于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都没有说明,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就很难去把握。一般的基本交通安全知识包括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左右看、走斑马线、快速通过不逗留,不在路上跑和玩等安全事项。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在提出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当明确提出幼儿掌握具体的哪种交通安全知识。
教师制定目标时要避免两种极端的出现,使目标不出现泛化、笼统的,但也不出现过分烦琐、细致的。只有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明确的目标,才能计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活动的方向,让孩子通过课堂教学有所收获。
四、教学目标既要面向学生全体,兼顾个体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育集体的同时,必须看到集体中每一个成员及其独特的精神世界,关怀备至地教育每一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之间亦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制定一个适合全班幼儿水平得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班级的教学活动又必须围绕一个统一的教学目标进行,那么我们如何使教学活动目标既有统一要求,又能适应不同幼儿的需要?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有一定的弹性。
例如,大班看图讲述活动《愚蠢的熊妈妈》,由于幼儿的能力发展各有不同,看图讲述活动中目标也要有所不同,能力强的幼儿把图片上的内容讲得丰富、完整,能力弱的幼儿只会讲一句。看图讲述活动的教学主要是集体授课式,集体看图、提问回答,这种方式便于集中指导,有利于教师与幼儿及幼儿间的交流,但由于发言的机会会限,难以让全体幼儿有充分讲述的机会,特别是那些口语发展较差的幼儿,怯于在众人面前发言,讲述能力更得不到锻炼。活动中教师可以将目标层次化,有了分层的目标,教师掌握降一降、升一升的技巧,学会等待儿童的发展,使得全体幼儿在同一次活动中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五、教学目标要把握幼儿新旧经验交集点,注重教学目标的挑战性
判断活动目标是否具有挑战性,关键在于了解本班幼儿发展特点的前提下,注意把握新旧经验的交集点,对幼儿已有经驰和可能产生的新旧经验之间进行把握,不简单重复原有经验,适度把握新经验,考虑向目标的深度挑战、广度挑战,才能让孩子得到“跳一跳摘苹果”的感觉。如在大班健康活动《让身体动起来》的活动目标:(1)积极探索新的体育动作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发展平衡、跳跃等运动能力。(2)在游戏中敢于大胆尝试运用身体不同部位来进行位置移动。(3)喜欢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挑战带来的成功感。这三点活动目标就充分抓住了大班幼儿富有挑战性、喜欢探索和协作的特点。由于大班幼儿对自己所具备的各种动作技能已有一定的信心,也开始喜欢玩有一定挑战性的游戏,因此,最后挑战赛中尽管有些孩子任有些胆怯,但是他还是很勇敢地去尝试下来。一种忍俊不禁的玩法让孩子们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徜徉在挑战的激情中。
教师充分了解孩子对所要进行的活动的已有经验,在制定目标时适度超越孩子的原有经验,适度把据新经验,从纵向上对孩子原有经验进行概括和提升,从棋向上对孩子原有经验进行拓展,才能让孩子通过活动获得新的提升和经验。
目标对教学有导向、调节的作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围绕目标进行教与学的活动,目标明确,方向才明确;不够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会使教或学不明方向。教学目标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是一堂课的灵魂,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表明了学生学习之后要达到的“目的地”。因此,慎重确定教学目标是推进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娜.幼儿园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2)
[2]张丽霞.微探幼儿园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J].基础教育论坛,2015(4)
[3]蔡怡君.幼儿园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与实施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10(2)
作者简介:沈艳容 女1985.6福建漳州人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本科,中学二级 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