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晟
贵州省贞丰中学562200
摘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素养下非常重要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工作者们需要秉持生本课堂理念,落实立德树人具体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核心素养下要将自身教学经验与教育精华相融合,重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物理学科教师就需要严格按照现代化教学改革的要求,立足核心素养积极为社会培养优秀的物理学科人才。
关键词:基于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方法 创新探析
引言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慢慢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具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一、创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核心素养背景之下,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拓和自主性的发挥。对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变革,有利于更进一步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比如在讲授理论物理概念的过程之中,教师将权力下放给学生,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知识,对所学到的理论概念记忆会更加深刻。由此,学生在具体的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之中,就会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心态,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去对待物理知识的学习,从而改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畏惧心理。
(二)有利于学生求知欲望的激发
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在众多学科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与其他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同时,在高考人才的选拔过程中,物理的分值也是非常大的。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的物理教师,身上的担子很大,责任很重。只有不断的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知识的欲望才会更加强烈,比如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就会得到满足,求知欲望也就会进一步被激发,从而能够有效帮助高中阶段物理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达到每一堂课的物理教学要求和目的。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及创新探析
(一)构建趣味性教学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
高中物理抽象性较强,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尤其是逻辑性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更是难以跟上老师的上课节奏。针对该问题基于核心素养下老师们需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趣味性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举例来说,在“行星运动”本章内容学习时,学生要对开普勒三大定律有一定了解,以此为基础认识行星运动规律。本节课教学时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加深学生对行星运动的印象,让学生从模糊的行星运动印象中脱离出来,将清晰的行星运动轨迹呈现给学生。期间老师可以将“嫦娥一号”绕月运动的动画播放给学生,引起学生探索宇宙世界的兴趣。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下可显著增强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并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这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引,授之以渔
物理学科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大量的知识都源于实践的操作,抽象化的物理概念是很多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瓶颈。针对当前高中阶段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的问题,这要求物理教师在讲解相关物理内容的时候,要注重方法的传授。常有一句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花再多的时间不如教授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我的探索实践过程中获得对繁琐物理知识的理解。
掌握学习方法学习的过程才会事半功倍,如此,教师也可以解放自己的双手,解放自己的口,学生也可以发挥自我独立性,在探寻真知中强化认知。
(三)组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合作学习是核心素养下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可以提高自身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高中物理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彼此之间可以取长补短,能总结他人优秀学习经验,并将其应用到自身物理学习中。例如《曲线运动》,这部分内容的重难点是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以及条件。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合作交流,具体是每一个学生围绕曲线运动展开自主分析,总结出曲线运动的方向特点以及形成条件,然后与小组学生展开分享。如果小组内的所有学生均能够结合具体的图示或者运动过程描述清楚曲线运动的方向及其形成条件,那么就说明所有小组学生均已经突破了重难点。如果有小组学生存在分歧,那么小组学生就要展开深入的分析与讨论,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或是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施物理教学的主要途径。教学实践证明,有效的物理实验不仅可以点燃学生的物理探究兴趣,还可以使他们通过动手,以物理现象为载体,发现物理的本质,深入理解物理知识,同时增强科学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一节的时候,要让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的完整过程。学生在经历了两个力共同作用和只有一个力作用产生了相同效果的生活体验中自然引发出“合力和分力有什么关系”“如何研究二者的关系”的问题。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如何找到两个分力和它们的合力”“如何确定两个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如何表达出这三个力”“怎样寻找两个分力和合力的关系”上,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进行严谨科学的实验和大胆的猜测验证,并最终得出结论,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科学品质和科学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高中物理的实验不同于初中物理实验,高中物理实验更加定量,更加科学严谨规范,实验教学是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很好的方式之一。
(五)注重对学生的过程引导,启发教学
结果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然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注重结果的同时更要注重过程的评价。针对此,教师具体的做法是,在物理问题的创设过程中,难度不可太大,以至于超出了学生现有阶段发展水平。当然难度也不能够没有,因为没有挑战性的物理活动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开拓,同时还会让学生沉迷于教师的答案,不愿主动思考。为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的过程引导,比如,学生在发挥自主性的时候,教师在旁要注重方法引导,要提前预设问题,预设答案。要教会学生怎么样通过元认知去找到最适宜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启发过程之中,发展学生思维,提升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理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教会学生一些知识原理,更是为了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发展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所以,作为物理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
参考文献
[1]张德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28):93-94.
[2]梁从丽.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J].才智,2020(18):177.
[3]徐井华,张勇,汉语.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及创新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94-95.
[4]张玲芳.改变理念创新模式提高素养——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方法[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5):71-72.
[5]徐大彬.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谈核心素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新教育,2019(3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