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燕
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初级中学 031300
摘要: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这是学生通过自学拓展知识的非常有价值的阅读活动。所以,身为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方法指导。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方法
课外阅读能使学生的学习生涯更加充实,开阔学生的视野,对改变气质,改变言行举止、处事方式都有很大的益处。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
一、创造课外阅读开展的条件
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阅读过程中来,通过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就要给学生提供足够阅读的时间。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合理分配学习时间,抽出时间去阅读,也要提供给他们一定的阅读时间。如,在每周班会时,我不会将时间用来做教学总结或让学生自由学习,而是组织学生开展“阅读起来”“读一读”等形式的主题班会。我给学生提供一些正能量的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推荐喜欢的书籍给其它同学。如《儒林外史》《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昆虫记》等类型的书籍是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的,当学生阅读以后,我让他们说说这些读物主要讲的什么故事,从中学到了什么,让学生互相分享,谈谈心得体会,活跃阅读氛围,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阅读资源有限的问题,我将自己觉得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籍“贡献”出来,鼓励学生同样“贡献”出自己喜欢的阅读书籍,构建班级书柜,课外阅读角,集中对课外阅读书籍进行管理,共享阅读资源;以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收集阅读资料,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段优美的句子,并让他们自己进行整理,装订成册,放到书柜中;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等,让有条件的家长多为学生购买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等。
二、构建多样化的课外阅读体系
针对目前课外阅读同质化的问题,教师要从阅读体系这个点切入,构建多样化的阅读体系,从不同的角度来实施课外阅读教学,让课外阅读可以与学生的个性贴近。首先,可以设立课外阅读推荐活动,由学生推荐课外阅读读本。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进行一些课外阅读,这会涉及非常丰富的阅读文本素材。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可以设立一个课外阅读推荐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外对自己读过的,认为很好的书籍推荐给班级中的其它学生。在进行推荐的时候,要对这本书的优点进行全面的解读,以充分的观点来吸引其它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兴趣。其次,开展交换阅读活动。除了设置阅读推荐活动之外,还可以开展交换阅读活动。
鼓励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书籍带来课堂,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彼此之间交互自己喜爱的书籍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还要进行相互探讨,分享彼此的看法,展开深入讨论,这样可以促进阅读活动的深化。最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拓展阅读,在教学一些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与之相关的素材,在课文教学完成之后,将这些素材引入到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拓展与个性化,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不一样的阅读内容。
三、将课外阅读课程化
一般来说,每个单元都会有一两篇重点讲读的课文,作为教师应该对这两篇课文做一个细致的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归纳这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并让学生掌握这样的阅读方式。教师围绕教学重点,通过对这些方法的把握,可作适当的示范分析。学生通过老师的训练,逐步做到自己确立目标,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独立总结学习心得。这样,学生也就具备了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课文有记叙文,有说明文,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比较阅读。说明文主要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给人以知识,让别人明白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阅读说明文,应当了解文中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特征,以及事物的特征是怎样被说明清楚的。学习《中国石拱桥》,可引导学生了解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石拱桥的特点与赵州桥、卢沟桥两者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如何将事物的特征说明清楚,还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说明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能起到说明事物特征的效果。总之,在讲读课时,教师始终处在“导”的地位,学生始终学习老师所教的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积极、主动地参与老师所安排的教学活动,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四、丰富课外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材料广泛,教会学生好的课外阅读方法才利于学生广泛阅读。教师教授的方法具体可以分为三点:一是多去阅读经典文章。在我国漫漫历史长河中能够一直流传下来的书籍必然有它流传的道理,这类经典书籍大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人物特点或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都是很值得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例如我国的四大名著,鲁迅的小说、散文等等,都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内容。二是学会记忆、摘抄。我们都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记忆在脑海中的好词佳句、趣味的故事情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忘,而将其记录在笔记本中,闲暇的时候翻一翻,才会在每一次阅读中都有心得体会。教师可以让学生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段落、人物对话等,在每次考试前拿出来翻一翻,更新记忆,积累到更多的写作素材,这样在写作时才不会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三是能够合理分配课外阅读时间。针对不同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好自己的课外阅读时间,对于通俗易懂的文章可以采用略读的形式,只要知其大意就行,不必去咬文嚼字,而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加深阅读,逐字逐句地去推敲作者的字词用法,更好地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提升阅读效率,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总之,阅读对于人一生具有太过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初中学生来说,教师将在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向学生推荐读物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确保学生会读书,让学生掌握自选书到读懂书的全过程的技巧与方法。
参考文献:
[1]郇静.浅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应用[J].课外语文,2021(01):117-118.
[2]庄鲜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