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分析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9期   作者:李建光
[导读] 现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便捷

        李建光
        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    福建省莆田市  351100
        摘要:现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便捷,使得人们的思想理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高中生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且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而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的契合度比较高,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成为了语文教学的新趋势。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高中语文融入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及意义,随后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结合分析
        引言: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外来文化的入侵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语文学习不仅是学习语文知识,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良好途径。高中语文教学不单单只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还要在学习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将中华的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下去。因此,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一、高中语文融入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及意义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比较强的学科,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这点来说,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以现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情况来看,有部分教师缺乏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不够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一方面,部分教师因为忽略传统文化,导致其课堂内容缺少传统文化部分,在语文教学方面过分追求现代化教学手段,导致传统文化缺失。另一方面,一些语文教师虽然在课堂上渗透了传统文化,但是因为方式不合适导致收效甚微。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不能完全结合起来,流于表面,很难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其具有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引导下,理解课文中的语文知识,领悟课文的中心思想。其次,高中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能够起到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降低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当今社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管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领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要从教育抓起,让学生能够通过教育树立坚固的信念,形成优秀的思想品质。最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综合型人才不可或缺的方法途径,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一大需求。高中生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为了将来能够成为社会栋梁之才,也需要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成为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才[1]。


        二、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语文教学理念,重视传统文化的渗入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的语文教学是以教材为主、教辅材料为参考而展开教学的,在古文教学方面,将教学的重点都集中在对字词句的理解上,并根据辅导材料进行总结,语文教学的方式比较简单,忽略了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及传统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应该要重视对课文中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渗入,这需要教师不断强化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并在教学过程中渗入传统文化知识。学校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传统文化高质量融入高中语文课堂[2]。
        (二)课堂上营造文化氛围
        大量的研究及实践都表明,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课堂的良好气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如果要使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就要求教师能够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并注意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传递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能够较轻松地获取传统文化知识,接受传统文化的陶冶。
        (三)把语文课堂内容与传统历史文化相结合
        历史文化富含了千年的文化底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文化是珍贵的,也是值得继承与弘扬的,有利于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历史的魅力。新课程要求语文要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那么就不能忽略历史文化,要将历史文化融入到高中的语文教学当中。以《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将历史故事融入到课文的讲解中,可以用说书的形式向同学们进行演绎,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比如,教师可以使用简单的语言:“话说在战国末年227年,荆轲是当时的四大刺客之一.......”,“刺客”一词出现的时候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脑海中也会出现荆轲的形象,随后再跟随教师的引导,走进“刺秦王”的细节当中。让学生们对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荆轲产生强烈的兴趣,感受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领悟荆轲勇于抗争的精神。
        (四)将中国传统节日融进语文教学中
        传统节日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中语文教材中蕴藏着很多传统节日的资源,特别是在古诗词方面的内容,包含了传统节日,也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像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教师要将这些资源开发出来并融合进语文教学当中,以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师教授《离骚》这节课的时候,就可以把端午节的传统知识融入到课堂中,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讲解屈原这个历史人物,引导学生探索屈原的精神世界,分析屈原的政治思想,感受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他宁死不屈的精神。这篇文章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其中的字词都不是很好理解,但是如果教师从传统节日的角度出发,对屈原进行剖析,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崇高品质等,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当前教育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有所欠缺,教师应该要重视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合理地将传统文化融合进语文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彦军.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名师在线,2020(18).
[2]马新敏,杨莉.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20(6).
[3]杨晖.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语文课内外,2020,000(006):3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