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期   作者:吴文秀
[导读] 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专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吴文秀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初级中学,广西河池547114
        摘要: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专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但是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有一些农村的生物教学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缺乏创新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率低下,极大的影响了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因此本文将会针对具体的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困境。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策略

引言:新课改背景下,更加重视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授课的专业性,教师应该适应新课程教学理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根据具体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初中生物教师应该重视优化学生的生物学习方法、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生物学习价值观。由于教学资源的分配不均匀,有一部分学校的教师专业性不强,部分农村的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学方式仍然比较传统,为学生们以后的生物学习埋下了隐患。
一、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目前,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大致存在四个问题:(一)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思路。初中生物知识点非常繁杂,学生缺乏完整清晰的学习思路,就必然无法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死记硬背也无法完全理解生物概念以及生物实验方法。(二)课堂教学质效低。教师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往往会让学生死记硬背,或是简单地记忆中考生物知识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式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降低教学质效。(三)教师专业素质不够强,不能为学生完全解答疑惑,没有完全掌握相关知识,对大纲所要求的教训内容不熟悉,教学理念比较传统。(四)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匀,城镇之间的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城镇之间学生的知识基础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综合以上四个问题可知农村生物教学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任课教师及时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以及目标,采取合理地教学方式,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教育素质和学科素养,从而促进初中生物教学的创新性发展[1]。
二、初中生学习生物的重要性
(一)渗透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
        竞争、优胜劣汰,这是生物界生物生存发展和进化的规律之一,当然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种客观法则。在生命科学中,这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理论。但在我国当今社会转型中,却已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现代观念。在中学生物学中,涉及竞争的生命现象、知识和理论,却屡见不鲜,为学生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情境[2]。
(二)渗透适应意识的启蒙教育。
        整体观念实质是一种系统观念。人们在考察某一事物时,要从整体(大系统)出发,注意在整体综合的控制下进行局部分析,从整体到部分,从大系统到子系统。然后通过局部的逐级综合达到总体综合,又从部分回到整体,这种宏观和微观的综合,从整体和部分的不同层次上,从整体及部分的结构、功能及彼此联系上,去考察事物的观念可理解为整体观念。

启蒙和培养学生从整体系统的观念去考察事物,很有必要[3]。
二、农村初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一)以灵活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
        在一部分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完全适应新的教育改革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并没有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其实教师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行灵活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以比较方法为例,生物比较法教学,是指按照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比较法能起到或加强直观作用。学生通过运用比较法能使抽象微细的生命现象和规律具体形象化,我们也称之为“对比直观”。如借用学生们所熟知的一般事物,比喻生命现象或规律,如说就像北师大版的生物教材中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一节中,有一种名叫草履虫的生物,草履虫像草鞋,大草履虫有一个透明略呈肾形的大核,等等。这样,使学生对微细抽象的生命现象,有一个直观形象。比较法还能加强直观作用。如将蜥蜴的肺结构图同青蛙的肺结构图比较,能使学生具体深刻地看到蜥蜴肺泡数目增多,深切地认识到蜥蜴肺的呼吸作用能够满足整个身体对氧气的需要,因此适于陆地上的生活。而青蛙还需要皮肤辅助呼吸,仍然离不开潮湿的环境[4]。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借助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生物这一门课程中会有一些实验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是其在理解实验过程时所需的关键能力。任何一个生物实验环节都由承上和启下两部分组成,详细了解若干实验环节的逻辑顺序,学生才能真正对生物实验实现全面掌握。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丰富思维导图就是让学生深入分析若干实验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例如,在实验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光合作用的生物学和化学原理进行分析,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设计整个实验过程,比如光合作用的总方程式为CO:+H:0(光照、酶、叶绿体)一(CH20)+0:,那必定要有测算CO:和0:的方法和工具,继而可以从化学角度分析氧气的验证方法,一步一步完善实验过程。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把整个实验过程在思维导图上体现出来,扩充细节,比如在实验过程中加入CO:和0:的测算方法和步骤,在结果分析中加入CO:和0:含量的对比结果,随着实验细节慢慢变多,思维导图也就越扩越大,越来越详细[5]。
结束语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虽然存在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思路和课堂教学质效低的问题,但是通过教师的合理分析、认真探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优化农村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从而真正解决农村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升生物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乔富民. 浅议现代教育技术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师的要求[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6):270,272.
[2]方琪慧.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浅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7):683.
[3]马三多. 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 新课程,2020(32):149.
[4]权军.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J]. 新课程,2020(37):101.
[5]蓝金闪.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浅谈[J]. 文渊(小学版),2020(8):4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