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晶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草市镇中心小学 113303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绩高低的主要原因,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是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就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能力的培养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生 自主学习习惯 培养策略
乌申斯基说:“良好的学习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学习行为。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心理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并不主要取决于他们的智力水平,而往往取决于他们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
一、开展各项活动,为特色内化搭建舞台。
为了拓展教育空间,开展早自习“8分钟自主展示活动”。为学生自我设计、自我评价、自我矫正搭建个性化的舞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提升学生“三自”管理意识。每个星期二到星期五早上设置晨间独立10分钟的时间,根据自我创设、自我评价和自我矫正三项内容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从主题的确立、选择的内容,形式可以自主选择,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自我纠正,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人前人后都是最优秀的。此外我们还制定了学习习惯“标兵”评选规则活动,评选“阅读标兵”“倾听标兵”“作业标兵”声音洪亮”等各类学习习惯标兵,利用班会大家一起制定标兵的具体评选细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比。邀请父母、老师、朋友、同学多渠道一起参与评价。选择大家一致认可的学习习惯各类标兵,把他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利用教室后面的展板展示,两个星期一更换,充分发挥道德榜样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培养学习习惯模式的过程中,不断检讨自己的行为,鼓励自己,自我评价,自我纠正。开展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学雷锋活动,祭扫烈士墓、六一、读书节等相关活动,教育学生要向英雄一样自律、自信,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课上认真听讲习惯积极回答问题的培养。
听讲习惯这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在实验班的学生课堂中,为了确保学生的注意力相对稳定性。掌握学生的学习材料的重难点,教学方法合理的运用,课堂教学时间科学的分配,生动的课件的运用,生动有序的讲解等,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语言和蔼可亲,努力运用孩子语言,调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热情。表扬那些大声回答问题的同学,激发学生听讲的热情。这都是这都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办法课堂高效的法宝。
三、加强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提前感知学科知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当然学习也不例外。预习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预习时,我留的家庭作业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有趣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主动探索问题,同时,提出明确要求,给出预习的方法。预习作业要有检查,每天总结学生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好的进行表扬,差的给予合理的指导方法。
四、通过学生的学习作业的测试活动,让学生养成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课堂上学到知识的巩固和消化的好的办法就是家庭作业的布置。并使之成为技能。小学阶段的中年级学生,从作业的书写工整度、格式、标点符号都应该做了统一的规范标准要求。选题要典型、系统、灵活多样的题型。鼓励表扬那些学生解决一个问题具有创新的答案方法,提高学生对完成作业的兴趣,及提高写作业的效率。同时,对学生上交的作业及时批改,发现抄袭给予批评教育,发现完成好要及时表扬。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从思想上达到教育的自我纠正。此外要多与家长接触,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家长应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并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
五、课外阅读活动的全面开展,培养的是学生查阅资料能力、合理使用参考书的阅读学习习惯及阅读理解能力。
“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指说过的一句话。虽说目前农村小学普遍存在学生课外阅读量少,不善于利用参考书、查阅资料等方法来理解阅读问题,进而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参考书查阅资料方法是解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困难的好办法,这有利于培养使用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能够品尝到学的效率,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六、采用点与面相结合、循序渐进推进的方法。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措施和目标养成,离不开与各学科教师与内容相结合。通过战略研究,小组研究理解,揭示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轨道,整理和总结的一系列方法来适应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
结语: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是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自主教育思想的历史研究》 (董旭明 )
2.《陈鹤琴教育论著选》 (民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