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对策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期   作者:周青
[导读]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生一生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周青
        重庆市合川区合阳中学401520
        摘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生一生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在新时期,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从小培养新时代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不论是美好还是痛苦,学生都要有积极向上、知行合一、勇于创新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教育重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重要的,核心素养贯穿始终,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学习、发展的过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必然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的不仅仅有名胜古迹,还有很多关于传统美德、价值观念或者精神家园等方面的文化基因。虽然现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处处可见,但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思想教育仍然有不足之处,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不到一个很好的提升。没有健全而完备的提升对策,就会造成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一个缺失,初中学生缺少一定体系的核心素养,在学习生活中就会偏离轨道,甚至走上无法想象的险途,毋庸置疑,这是青年一代思想道德修养缺乏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势在必行!
        1  道德与法治课堂担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重要使命。
        初中是一个习惯养成的好时期,也是一个人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好的思想道德与核心素养能够在人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必须担负的重要使命。
        2   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课堂教育的配合。
        当然,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纸上空谈,而是需要一定的课堂教学做后盾,道德与法治的开展就是培养的寄托,在教材中两者相互结合相互统一,是不可分割的,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法治课堂的生动体现,而开展法治课堂的结果必然是要求核心素养的一个提升。在法治课堂中,积极培育学生正确的核心素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一个文明礼貌的新时代人。同时,老师也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生的核心思想在于老师的教导,俗话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所以老师的影响对学生是很大的,厚德载物,老师应当用自己的行为举止去感化、教导学生,让他们有一个好的榜样,这样对于他们核心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3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切合实际,联系当下。


        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体现无处不在,在古代就有民间传说六尺巷的故事,最著名的一句就是“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其中的道德修养是何等地高啊!所以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多注重故事语言来启发,因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抽象化的过程,所以需要老师来把它生动化或者说具体化,通过简单明了的方法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素养,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与敬仰,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在学习生活中,老师应该教育学生要有责任感,要有担当,敢作敢为,积极作为,用日常学习中同学们的正能量例子引导学生要有良好的核心素养,要用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用批判的思维去看待问题。
        4  胜不骄败不馁,学生应该加强自我认知能力。
        在学习生活中,特别是初中生,相信大家都有点自大或者骄傲的心理,常常因为一点小的进步或者成就就高高自大,洋洋得意。觉得自己谁也比不了,谁也说不得。其实这些心理都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强自我认知的修养,例如在八年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在社会中成长》一课的学习,应教育学生不断加强自我认知,要知道任何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不会脱离社会而存在,你的成功不仅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更是很多关心你、照顾你的人的辛苦付出。所以在我们有成就的时候不要骄傲,不要自满。要砥砺前行,做人不忘本!
        5  多展开课外活动,思想课堂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依靠思想上的教育,还应该通过有益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积极有益的实践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自然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实践才是认识的法宝,自然我们就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总而言之,老师应该带学生多去社会中学习,积累经验,感受社会中的道德与法治,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获得全面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净化自己的心灵,增长知识,提升才干。在实践中通过独立思考、认真辩论、才能发现问题。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心中有大爱,有理想;心中有道德,有文化;心中有国家,有人民,这样学生的思想道德才有动力。
        6  国与家相互结合,课堂与法律相结合。
        不止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国家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要为老师和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大力支持法治课堂的建设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倡导教师与时俱进,学习新思想,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校开展丰富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开展道德与法治主题宣传,办手抄报,写调查报告等来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有积极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行为规范固然离不开国家法律的规范,老师还应该教育学生遵守法律,不要做违背法律的事情。通过学法,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公民,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成为一个学法、守法、懂法、用法的人。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不断积累,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让学生在成长实践中把学科知识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有机结合,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也有很好的铺垫,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才能不负时代的重托,更好地担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穆科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对策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014(007):79.
[2]周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