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永北镇南华小学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面教育的大力普及,学生的学习除了要学习知识以外,还要学习多种能力,而阅读能力就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不但能扩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也能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教学探讨
在阅读的过程中,能让学生通过文字感受到世间的各种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阅读也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成绩,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进行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一、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师对阅读的认知不够
结合目前小学四年级的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发现大多数语文教师对阅读的认知不够,片面的认为阅读就是读书,没有扩展阅读的范围,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大多只是围绕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并未加入其他的内容,让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前提下进行反复阅读,这会限制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不能达到最好的阅读效果。
(二)教学方式单一
结合目前小学四年级的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发现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阅读成为一种任务,限制了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学生自主的阅读,也就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也会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下降。
(三)忽略学生的课外阅读
虽然教师大力提倡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但是就目前小学四年级的阅读教学现状而言,大部分语文教师都忽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只是简单的结合教材的基本内容进行教学,很少加入课外阅读的内容,而且对于学生课堂外的阅读,语文教师的要求也很低,这会降低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提高对阅读的认知
针对教师对阅读的认知不够的问题,教师需要提高对阅读的认知,要意识到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逐步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需要对学生及时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例如,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第二篇课文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不仅是周恩来总理立下的宏伟志向,也是国家和民族奋斗终生的终极目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不仅要带领学生读懂文章,也要对学生发出提问:你为什么而读书?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的回答这个问题,这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回答问题中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要好好读书,天天向上。
(二)创新教学方法
对于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欠缺,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变能让学生迅速燃起对阅读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在结合教材基础的前提下,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例如,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第一篇课文是《小英雄雨来》,本文主要讲述的是雨来聪明勇敢应对日本人的英雄事迹,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关于抗战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从而更能突出小英雄雨来的高大形象,也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你会怎么做?通过阅读让学生学习雨来那种勇敢大无畏的精神,这样才能迎来更好的生活。
(三)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
学生的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培养,阅读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通过课外阅读加以辅助,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添加课外阅读的内容,这样能增加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也可以布置作业,回家阅读,这样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这一单元中的所有故事都属于童话故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下阅读童话故事,下节课在课堂中和其他同学分享,《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都可供学生选择,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
三、结论
学会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对学生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学会正确的阅读不仅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也要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不断提高对阅读的认知,创新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侨丰.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教育观察,2019,8(11):92-93.
[2]胡卓智.提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成效的有效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