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华 路风琴
河南省许昌市普通教研室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毓秀路小学 461000
摘要:歌唱是音乐教育的一种音乐手段,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依托歌唱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陶冶情操等。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歌唱教学的探究了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放声歌唱,最终促进音乐课堂教与学的成效。
关键词:科学方法;放声歌唱;新课标;音乐教学
新课标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这是我们一线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作为一直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我觉得课堂上需要学生与我的配合。但是这学期我却面临着学生不愿张嘴唱的情况。相信教过高年级的同仁们,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学生越大,越不愿意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这学期在我接手六年级音乐课时就发现班里的孩子在课堂上越来越沉默,对于自己的声音非常吝啬。有时,在我严厉的注视下,有些孩子才能不情不愿的小声哼哼两句。班里五六十人,能有一半张嘴唱歌都不错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反思我的课堂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孩子们不愿意唱歌和回答。为了搞清问题,我让孩子们做一次无记名的问卷统计,让学生写出为什么不想唱歌。在收到学生的答案之后,我悉心的整理了一下,现总结如下:
一、歌曲陈旧,没有新意。
二、歌曲曲调过高,对于正处在变声期的学生来说演唱有些困难。
三、教师的提问有些程式化,学生不太感兴趣。
通过学生的问卷,发现问题所在,下一步就要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课堂改革。
针对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歌曲陈旧,没有新意。我告诉学生我们所用的教材都是北京的专家们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制定的,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和意义。为了能让孩子们认识到这一点。我尝试了让学生自己去整理收集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故事,并在下节课上作为展示为大家讲解这些。刚开始学生对于我的这一举动,非常不理解,认为我在给他们增加作业量。在我的一致坚持下,学生们也渐渐坦然的接受。通过自己的整理收集,他们渐渐发现,每一首歌曲都不是词曲作家们凭空想象的,每首歌曲、乐曲的背后都有创作的背景故事。
例如:通过收集整理《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他们了解了在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激起了黄沾的愤慨,于是他和王福龄共同创作了《我的中国心》。1984年春晚,张明敏《我的中国心》唱响华夏大地!爱国情怀空前高涨,海外赤子眷恋祖国的深情与民族自豪感,让这首歌永远流传!明白了这首歌曲对于海外赤子和炎黄子孙们的意义,激起了孩子们浓浓的爱国情。在了解完这些之后,在对于歌曲的学唱时,每个孩子都学的分外认真。
本学期课本还有一个单元的电影歌曲学习,在学习《小小少年》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了《小小少年》的电影,并让他们总结出小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以及在电影中两次唱出这首歌时的情绪有什么不同。在学会这首歌曲后,引导出学生如果你是主人公,你又会怎么展示这首歌曲。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为歌曲设计情绪、速度。
苏格拉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上好音乐课的前提条件.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成功和快乐才更能激发他们的自信.音乐家洗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陶冶情操,培养自信的熔炉.”但在现实的课堂中,我们教师往往是让学生反复练习演唱较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较少,留给学生思考、体验较少.这种现象只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枯燥.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除了让他们收集歌曲的创作背景之外,我还让他们对歌曲进行大胆的创编。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夏牧场》我就放手让他们对这首哈萨克民歌进行自己的创编。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用对唱、舞蹈、竖笛伴奏等方式为我演绎了全新的《美丽的夏牧场》这首歌曲。
当然除了课本上的歌曲之外,我还在课堂上适当的引入了一些流行的歌曲。比如在一个下雪的日子里,我带领孩子们用齐唱的方式来演唱《雪落下的声音》,在学唱完《知否 知否》之后告诉学生我国的诗词可以用歌曲的形式演唱出那份幽静纯美的意境。
而针对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我采用的方式是1.降调演唱。六年级的孩子已经进入到变声期,如果长时间嗓子充血,对他们的嗓子不利。遇到曲调比较高的歌曲时,我会进行适当的降调处理。比如;原调是F大调的,我会将为E调。2.教会学生利用科学的方式来发声,每节课上课前我会利用五---十分钟时间,带领学生进行一个发声练习,让学生先对嗓子进行一个小小的“热身”。用自然的声音来演唱。
对于课堂提问环节,我会让学生提前预习下节课所学内容,让他们自己设计问题,并请其余学生回答。或者他们向我提问。通过这一举措,学生自己自学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再解疑。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经过我不懈的努力,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了。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否认每个学生也存在着差异.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尊重每个孩子,我们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空间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引弟. 分析中小学歌唱教学衔接问题及策略[J]. 北方音乐, 2020, 000(001):163-164.
[2]王荣. 多媒体技术在学生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 No.510(05):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