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课文,学作文——初中语文教学实施个性化阅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9期   作者:李蓝剑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了改革,

        李蓝剑
        湖南省郴州市第六中学 邮编:423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了改革,要求教师能够将新型的科技元素融入到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质,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素养。毕竟语文是中考和高考中的主要科目之一,而阅读则是语文试卷中占比较大的部分。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实施个性化阅读,点燃学生内心对阅读的热情,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方法措施
        【正文】国家制定了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尊重学生,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减少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而在阅读这一部分,教师更应当切实的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实施个性阅读模式,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让死板的阅读重新焕发生机。激起学生心中的探索欲,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一、分析教师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误区
        1.1教师忽视了自身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时候,他们觉得要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由的思考,阅读是学生个人自身的行为,教师是没有理由进行干预的。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许多的教师就忽视了对学生阅读的引导,仅仅只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文本内容而没有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没有给学生普及相关的知识,忽视了自己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这极有可能在课堂上出现信马由缰的现象。
        1.2开展过程中把课堂上的与众不同与个性化阅读划等号
        教师在开展对学生的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有一些教师的思想过于片面,认为在开展对学生们的个性化教学的时候,让学生们读一些与众不同的书籍,让学生们感受独特的文章思想,让学生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情感体验,就是在进行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在这些教师中的认知中,个性化阅读的本质就是学生对文本中的内容进行独特的理解,这就严重的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文本知识的时候,严重的脱离了文章的主旨,没有真正的领会到文章的内核。这样也会导致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照搬自己在课堂上的经验,对文章的内容断章取义,思想理解偏离主旨与文本。


        二、实施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
        2.1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意识
        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告诉教师在开展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时候,要切实的发挥自身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带领着学生进入文本的世界,给学生们普及文本的相关知识。当学生们遇到某些晦涩难懂的语言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的给学生们进行讲解。这也可以有效的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比如,教师在带领着学生们阅读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第10课《岳阳楼记》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在阅读这篇文言文的时候,会遇到一些自己不理解的文言字词,不明白这些文言字词的具体含义,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在一旁引导学生们,给学生们进行具体的讲述,让学生能够对全篇的内容有一个基础的掌握。
        2.2创设个性化阅读课堂
        教师要想真正的达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学生的促进作用,那么就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创设实际化、生活化的具体教学情境,调动自己学生的感观,让学生们结合具体的情境在脑海中展开想象,打开脑海内阅读世界的大门,丰富学生的阅读认知。
        比如,教师在带领着学生们阅读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呈现刘姥姥进大观园的那种情境,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切身实际的体会,教师利用多媒体,在网络上找寻相关的视频资源,给学生们播放视频,让学生亲眼看见姥姥进大观园时的神态,亲耳听到刘姥姥进大观园时说的话以及其他大观园中人的言语,这样学生会对刘姥姥进大观园这篇文章有一个真实的体验。利用多媒体也能抓住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将自己的精力投放到这篇课文的阅读上。
        2.3因人施教
        教师需要先对全班的学生的个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对学生的个性阅读教学,教师要充分的认知到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切实的根据学生的性格、理解水平、接收能力等方面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主的选择自己的阅读材料和方式,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对安静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涵盖温暖气息的书籍;对一些性格较为活跃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他们阅读探险类的书籍。当学生阅读完自己选择的阅读书籍后,可以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增加学生对自己阅读书籍的印象。同样,读后感也是让学生记录自己对所读书籍的感受,让学生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以书面的形式抒发出来。
        【结束语】为了让教师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国家提出了新课改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开展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为此,教师要改良自己的教学方式,为自己的教学方式增添新的特色,利用现代新型科技手段,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对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1]席丽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互动教学方式探讨[J].文教资料,2020(26):204-205.
        [2]黄一君.个性阅读,建构精彩语文课堂[J].课外语文,2020(04):67+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