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身份证号15282619910825XXXX;2. 身份证号43128119921130XXXX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建设要求较高,一方面它应当具备较为良好的承重能力,在交通车辆来回通行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结构压应力支撑水平;一方面它也必须具有良好稳定性,确保公路在使用过程中整体处于平衡状态,保证公路整体结构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而产生变形问题。所以说,高速公路路面必须具备良好平整度,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最大限度提升行车舒适度,优化公路行车交通效果,并了解影响公路路基路面出现常见病害的主要成因。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病害预防;维修加固技术
引言
现阶段高速公路正快速发展,但是我们国家许多在修建公路的水平以及经验都比较有限,在已经通车或者依然处于建设状态的公路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基本上都会存在许多病害,这些病害对高速公路的质量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防护和加固工作也就是预防病虫害以及确保路基稳定,同时还可以对环境与生态平衡进行改进。现阶段对路基与路面中处理病害的手段比较有限,不能充分满足高速公路的要求,所以一定要对这些技术进一步探究,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表现
1.1裂缝现象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裂缝现象是非常常见的,特别是对于高速公路来说,其会受到多种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包括在使用的时候要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会经常出现裂缝现象。裂缝通常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与道路行车平行的,同时,通常情况下裂缝的尺寸是随机的。而另一种裂缝则主要集中在行车道的轮迹位置,而且它是独立存在的。裂缝基本是因为路面施工的时候,接缝处不能很好的符合技术标准,或者在压实工作中不能符合标准所导致的。关键部位的裂缝问题会严重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所以一定要正确认识公路中的裂缝现象,并且不断探究解决裂缝的对策。
1.2边坡滑塌
纵观公路路基路面的各类病害,边坡滑塌发生概率较高,影响范围较广,是较为常见的病害形式。以发生规模和现场土质为基本依据,可分为滑坡和塌方两类。滑坡的出现与高强重力作用有关,导致路基局部发生下滑现象,且在地质条件受损的情况下发生概率更大。塌方则与土质特性有密切关联,疏松土质边坡处易发生下滑现象。从具体成因来看,边坡滑塌与施工工艺不合理和现场发生水损坏都有密切的关联。
1.3路面泛油
泛油是市政道路特别是新建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的常见病害之一。若路面施工过程中,若沥青投用量过大、粘稠度偏低,则将会诱导道路泛油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新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高温天气作用下,混凝土内部下层沥青就会朝向外部上层方向偏移,外加行车荷载作用,就很易出现路面泛油病害。对这一病害成因加以分析,主要和如下两因素有关:一是用于铺设路面的混凝土配比与有关标准要求间存在出入;二是施工过程中管理部严格,部分工人操作欠缺规范性。
二、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常见病害预防及加固技术对策
2.1设置排水设施
例如某高速公路由于处在我们国家的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公路排水处理设施对于高速公路土壤病害的有效预防就已经显得尤为重要。强降雨水斜坡冲刷侵蚀作用很强,原道路设计中未规划设置具有足够斜坡拦水冲刷设施的斜坡病害路基部位,按照病害流向来源以及水量密度大小,增添一些必要的斜坡拦水以及排水设施,能够极大地降低强降雨对病害路基的侵蚀作用。若在堑边坡坡顶上建立单层截面排水沟,同时在坡顶上应使用封闭排水处理并同时加设护坡排水沟,能够更好地避免护坡雨水快速渗流。
当河道路堤边堤护坡坡道下面排水表面上的径流含水量大并且流速较快的时候,可考虑采用将拦水溢流带以及边堤急流槽相互结合到一起,从边堤坡道表面将水排到边堤路基排水范围以外。对于在挡土墙两侧增设盲沟泄水孔或挡土墙后一道盲沟将该积水完全引出排在路基外,防止挡土墙后盲沟积水,引起土壤内压力大大增加或路基冻胀。
2.2落实局部整修,加强组织管理
为避免对交通情况造成严重影响,应在预防养护工作中开展局部整修工作,若是病害情况较为严重,可以使用全罩面方式进行整修,并加强组织管理,进一步提高养护效果和效率。具体而言,所谓局部整修工作,是指整修高速公路路基路面不完整区域,且在不破坏公路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实现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深层次养护。在开展局部整修养护工作时,虽然具体工作区域在公路局部,但仍应立足于公路整体养护的角度开展工作,从而将局部整修作用逐渐扩展到全面养护,强化其养护效果。另外,在局部整修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开展逐层的技术养护,保证养护工作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在开展该养护工作时,应成立保畅工作小组加强组织管理,重点加强养护施工路段的现场安全维护工作,并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和需要全面巡查养护施工路段,检查施工安全设施和施工标志,保证其符合相关要求的同时,保证不待工、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
2.3做好开采协调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路面板接缝的宽度,通过适量的接缝可有效缓解混凝土板变形期间所发生的受约束现象,以免在结构内部形成大量内应力而导致结构受损。通过接缝的作用,可有效保证路面板的路用效果,提高其抵抗变形的能力。双层连续配筋混凝土结构是较为可行的方式,主要应用于采深较大且地表发生连续性变形的病害区域。鉴于路基路面病害处理所涉及到的工序较多,在实际施工中应保证各道工序可紧密衔接,提高施工作业的连续性,尽可能控制地表剧烈变形破坏期的发生时间,使其能够良好地错开冬季低温期,从而保证路面材料变形适应采动地表变形,以达到从根本上规避路基路面病害的工程效果。
2.4三段碾压压路预防与加固施工
如果是高速公路路面出现病害问题,首先需要采用试铺施工技术,试铺长度一般要控制在200~600m左右,解决路面病害问题,验证混料生产方面的配合比,并赋予其标准生产配合比,基于此建立标准的摊铺机作业模式,对高速公路的路面摊铺温度、速度以及振动振捣强度进行分析。摊铺施工中需要采用烫平板进行加工预热,保证预热温度在70℃以上。针对高速公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可采用钢轮压路机配合沥青混凝土路面联合展开压实施工。压实施工一般可分为三大阶段,分别为初压、复压以及终压。首先在初压阶段要采用到至少两台压路机(压力机重量≤9t)。要保证混合料摊铺稳压,同时保证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一次,碾压速度保持在2~4km/h为最佳;复压阶段增加压路机数量到4台,进行二次碾压,碾压速度要提高到4.5~6.5km/h;终压阶段采用一台轻型压路机配合一台重型压路机即可,实施双路静压施工。
结束语:
道路工程使用及使用过程中,路基、路面经常会出现病害,若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妥当,病害不断发展、恶化,对道路工程运营安全性将会构成严重威胁。故而,在现实工作中,应深度分析各类型病害的成因,予以针对性的治理方法,将病害对路基路面形成的侵害降至最低,为我国交通行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范茜茜.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检测与预防养护[J].大众标准化,2019(14):1-2.
[2]袁峰.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检测与预防养护[J].交通世界,2019(28):34-35.
[3]候胜利.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病害及施工预控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1):52+54.
[4]刘帅.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科学检测与预防养护[J].交通世界,2018(31):74-75.
[5]郭豪.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科学检测及预防养护[J].山西建筑,2015,41(30):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