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喀什市委党校 新疆喀什 844000
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挂念的头等大事是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通过调研,本文围绕喀什市脱贫攻坚战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论述。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地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意见和决定,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与全国一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关键词:脱贫攻坚;对策建议;全面胜利
一、喀什市基本情况贫困现状
(一)喀什市基本情况
喀什市地处祖国西部边陲,南疆区域中心城市,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埠,是祖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俗风情。总面积1056.8平方公里,下辖9乡、2镇、1场、8个街道办事处,149个行政村、77个社区。总人口约70.69万人,农村户籍人口34.65万人。维吾尔、汉、回、塔吉克等22个民族聚居,维吾尔族占85.8%。
(二)喀什市贫困现状
喀什市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当中南疆四地州内的贫困县,在全国脱贫攻坚大局中有着特殊重要地位和重要责任。2017年被自治区确定为全疆22个深度贫困县(市)之一,所辖11个乡镇中有3个深度贫困乡、82个贫困村(其中27个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8253户74720人。2013年底贫困发生率26.63%。
全市182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按照贫困脱贫计划与有序退出相结合的原则,截止2019年末,已脱贫17939户73291人,未脱贫314户1429人。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0.49%。
二、喀什市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质量不高。产业发展滞后;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40岁以上农村居民文盲或半文盲占比较高,成年人普遍不懂国语,致富技能、就业技能严重缺失,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不充分、不稳定现象较为突出的同时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特点。
(二)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农村家庭人均耕地不足一亩;而且管理粗放、实用技术落实不到位,致使商品率较低。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不足,旅游、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农村三产发展滞后,贫困家庭难以单纯依靠一产脱贫致富。市场及群众观念的影响,农村土地流转难度较大,致使产业化、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不高,附加值难以有效增加。
(三)内生动力不足。宗教极端思想对农村的渗透时间长,面广、量大,在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根除,贫困家庭生产观、生活观、生育观普遍落后,一些贫困户“乐安天命”思想严重,“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相当普遍,“越生越穷、越穷越生”问题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滞缓了脱贫攻坚步伐。
(四)社会扶贫有待深化。市场、教育、医疗、人力、理念及技术资源优势挖掘不够,致使喀什市特色农产品市场开拓、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镇村结对帮扶尚未完全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脱贫攻坚成效。
三、喀什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对策建议
(一)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顺利完成今年脱贫目标任务
根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庆座谈会讲话精神,组织乡村多次开展贫困户、非建档立卡农户“两不愁三保障”摸底、回头看,发挥市乡村三级主体责任和行业部门监管职责,截止2019年年底,共解决733户未通电、339户未通水、2283户住房不达标问题,基本实现全市贫困户、农户“两不愁三保障”全覆盖。
(二)突出责任落实,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喀什市市委、政府以上率下,学习政策、研究工作。各级党组织将脱贫攻坚专题学习纳入中心理论组学习计划,每月至少一次专题学习,市委党校也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论述摘编作为各级培训班的主体课程贯穿始终。按照市委要求,市党政主要领导每月不少于5日用于扶贫,开展遍访贫困村活动;乡村每月专题学习、每周专题研究脱贫攻坚,乡镇正职遍访贫困户,村党工委书记、第一书记遍访贫困户全覆盖。
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做到人员到位。市乡两级分别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市级35人、乡级10人、村级3-5人标准配齐配强扶贫专班,专岗专责、专职专用,确保市乡村脱贫攻坚工作同步推进。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做到责任到位。
首先,落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双组长制,党政一把手亲自抓,19个市委常委、1名人大常委会副主任、5名副市长共同参与,逐级传导压力,构建市乡村三级党政齐抓共管局面。其次,市乡两级分别配备一名扶贫副书记,专职具体负责扶贫工作,3名市领导兼任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具体抓好落实。再次,在141个有贫困户的村设置扶贫工作站,27个深度贫困村由自治区、地区下派领导干部任扶贫第一书记,确保基层扶贫工作领导有力。再其次,按照市扶贫办30人、乡扶贫办10人和村扶贫工作站3-7人的标准配备,充实11个乡镇、82个贫困村及59个一般村扶贫力量,全市扶贫专干660名。361个帮扶单位到村扶,15019名干部结对帮,坚持市乡村三级扶贫系统早派工、晚总结、周调度、月现场推进会,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四是凝聚各方合力,做到工作到位。发挥对口援疆省市、协作县市、162家企业、100个社会组织、217个志愿服务队、15019名帮扶干部及广大爱心人士作用,推进社会扶贫活动,“四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全面形成。
整合投入10.96亿余元安排实施扶贫项目57个,全体帮扶干部定期开展帮扶活动,1800万元社会资金投向贫困乡村,助力脱贫攻坚。
(三)突出工作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措施落地生根
1、因村因户因人推进“七个一批”
(1)突出转移就业。坚持把有劳动力贫困家庭实现一户一人稳定就业作为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措施。(2)突出发展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城郊特色农业。(3)突出土地清理再分配。对依法依规清理收回的13.02万亩土地统一对外发包经营,所得收益5496万元设立六项资金,全部用于脱贫攻坚。(4)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扶持一批。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期扶持,完成597户落户搬迁小区,解决“人档分离”问题;推进搬迁户宅基地拆旧复垦,实现拆旧率、复垦率100%。(5)通过生态补偿扶持一批。组建2960人生态护林员和林果技术服务队,服务林果业面积22万亩,年收入1万元,实现生态补偿、林果业提质增效和脱贫攻坚相统一。(6)加强综合社会保障力度。落实“两线合一”,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3732元/年,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实现应保尽保。落实残疾人的两项补贴政策,推进东方红敬老院、红果果儿童院特殊困境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建设,确保幼有所养、老有所依。
2、聚焦短板缺项,推动“三个加大力度”
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一是加大控辍保学力度。以“三进两联一交友”为抓手,形成对四类学生(家困生、学困生、易辍生、特殊家庭学生)必访长效机制,建立控辍保学台账, 2019年全市幼儿园入学率为100%,义务教育入学率为100%。二是把国语教育作为增强发展的根本举措,今年招聘2701名内地高校毕业生,实现学前至高中阶段国语教育全覆盖。三是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学前至高中十五年免费教育全面落实。按照疆内贫困学生一次性补助3000元、疆外每生每年6000元的标准予以资助,共资助学生855名,累计补助资金达409.2万元。四是依托农民夜校,加强国语、政策法律、实用技术培训和“去极端化”教育。利用周一升国旗“三结合”,落实周工资发放、送工戴红花等激励制度,培育致富带头人475名,引导贫困群众牢固树立劳动致富光荣思想,激发内生动力。
加大健康扶贫力度。一是推进全民参保工作,落实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补贴政策,农村户籍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9.17%,贫困人口参保率100%。二是健全医疗救助政策保障机制。2019年以来,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深度贫困人口补充医疗保险报销后,贫困户患者最终人均支付仅76.63元,报销比例达98.89%。三是推进乡村卫生院(室)标准化建设。2018年底,喀什市已实现11个乡镇标准化卫生院、149个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医疗、办公设备及医务人员配备到位;免费配送小药箱88771个,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四是开展重病、大病、地方病、传染病、慢性病防治,救助患者32583人,救助率为100%,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744人。五是大力推进“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工作。目前,全市农村户籍参保人员在公立医院住院不需缴纳住院押金,城镇职工(居民)在市人民医院住院押金不高于1000元,市人民医院、各乡镇卫生院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救助、贫困人口补充医疗保险在医院的联合结算。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聚焦贫困村“五通七有”,补齐短板弱项。投资2.1亿元实施安全饮水工程项目,解决饮水有问题贫困人口11286人、2657户。建改村组道路225.09公里,实现村组通硬化路。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庭院整治、居住环境改善等庭院改造“三件事”6.6万户,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学习浙江经验,开展“万村整治”“千村示范”“深化提升”,以院外“三件事”为核心抓手,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149个行政村水、电、路、广播电视、讯、村村通、村阵地、中心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卫生室、便民服务中心、惠民超市、全覆盖,村集体收入人均达到5万元以上。
(四)突出问题整改,促进脱贫实效
将问题整改作为堵塞漏洞、完善机制、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重点针对中央第六巡视组对新疆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的4个方面65条问题,特别是反馈的喀什市2条典型问题,制定实施关于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方案,把中央第六巡视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与自治区党委第九巡视组反馈问题、2018年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及各级各类督查巡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结合起来,市乡村三级逐项对照,举一反三,制定整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立行立改并长期坚持,截至9月底,对照认领的603条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五)坚持“四个不摘”,抓好巩固提升
将巩固提升作为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做好脱贫户、退出村的巩固提升工作。
一是全面开展已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确保摸清已脱贫户短板缺项,投资222.88万元实施农村补短板项目,全面补齐短板缺项;针对已脱贫户,在就业、产业及庭院经济和改造上予以支持,确保已脱贫户收入持续增长、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
二是抓好薄弱村、困难户补短板工作。摸排梳理贫困发生率高、偏远散的贫困薄弱村,制定《喀什市薄弱村、困难户突出问题补短板工作方案》,采取领导包联方式,着力解决增收、就业、产业、住房、饮水安全、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问题,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对账销号、补齐短板,确保顺利退出。对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下的2973户13329人建立实名制台账,分别将收入不稳定具有返贫风险的214户已脱贫户列为脱贫监测户和具有致贫风险的640户一般户列为边缘户,一户一策进行重点关注,确保脱贫质量。
三是提前谋划巩固提升工作,制定喀什市三年巩固提升实施方案,对已脱贫户、已退出村全面开展摸排,坚持一村一方案、一户一策,因村因户制定巩固提升方案举措,巩固脱贫成果,确保稳定脱贫。
四是坚持“四个不摘”,11个乡镇党政正职保持稳定,帮扶责任人保持不变,持续做好361个单位帮扶141个有贫困户的村、15019名干部帮扶18158户贫困户工作,针对已退出村、已脱贫户持续予以就业、项目、综合社会保障等帮扶支持,结合实际需求,2018年以来组织实施已脱贫户到户项目17个,切实做到长期稳定脱贫,不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