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昌吉州玛纳斯县旱卡子滩哈萨克民族乡农机管理服务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 832217 2昌吉州玛纳斯县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农机管理服务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 832217
摘要:新世纪以来,中国提出了建设新时代农业的构想。农业现代化首先必须通过机械化和自动化来实现。但是,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发现农机技术的集成度很差,部分农机设备不能很好地适应农业生产,极大地影响了农机的效率。本文以玉米的机械化生产为例,分析了影响农机与农艺一体化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经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调动积极性。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农机;农艺;技术融合
引言: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发展农业机械化。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鼓励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政府出台了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农民将获得购买某些农业机械的补贴。农村基层农机普及率和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农机效率进一步提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得到有效改善,农业生产质量不断提高。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协调农业机械与农业技术之间的关系。农学是指农业企业生产发展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系统技术,农机是指为实现这些农业生产过程而设计和制造的相应的农业设备和应用技术。农业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手段,农业机械设备是农业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农业机械和农学服务于农业生产,其根本目的是使农业生产的利益最大化。如何更好地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它们能相互适应,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
一、玉米种植农艺与农机的融合
1.1中国农学与农业机械整合的三个阶段
中国农业机械的整合一般经历三个时期:第一,为了解放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的发展受到农业技术需求的制约;第二,农业机械的发展受到农业技术需求的制约。第二阶段是农业机械与农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整合阶段,目的是在保证运行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运行效率;第三是机械化的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的所有发展都基于工程。农业技术研究的出发点是如何促进机械操作。
1.2玉米种植农艺与农业机械的整合
玉米生产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分离是一个典型的问题。中国的玉米种植和收获技术不同。玉米的农艺栽培技术明显限制了机械化生产方式。建立与种植收割技术模式相协调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已成为农业机械化的迫切需要。当前,我们已经到了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机械与农学的有机结合,不仅关系到玉米生产关键环节的机械化突破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普及,而且关系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我们将从玉米收割机的目标入手,着力解决农艺匹配和品种选择的问题,促进科学合理的播种标准,实行统一机械化玉米种植,大大提高了玉米生产的机械化。
1.3玉米农艺方法的类型
增加密度和扩大种群容量是实现玉米高产和稳定的重要技术措施。因此,通过改变种植方式和调整个体分布,可以有效地增加种植密度并获得高产量。
1.4新型玉米种植农业的农机配套
目前,除了适用于常规玉米种植的各种农业机械外,还支持适用于新农艺要求的农业机械。整个起垄机和精密玉米播种施肥机已成功地与农艺学相结合。例如,大行双行免耕玉米种植机可以通过简单地将土壤覆盖托盘更改为单个土壤覆盖设备来覆盖茬的一侧的土壤。相比之下,玉米收割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集成程度还不高。主要原因是玉米收割机的制造工艺复杂,产品设计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巨大,因此无法跟上农艺改良的步伐。近年来,部分省份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玉米联合收割机,可以实现跨界收获,更好地解决了新农艺与旧农艺之间的矛盾。但是,中国非银行采伐的配套项目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成熟。
二、影响农机与农艺融合的主要因素
2.1有认知差距
农机与农学的结合是农耕方式的重大变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但是,在许多基层地区,特别是对于某些基层领导人,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实现农机与农学结合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因此无法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有人认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一种小规模的分散管理模式,不能实行机械化管理。许多人还认为,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和劳动力丰富,机械化的紧迫性降低。甚至有人认为,实施农业机械化将大大增加农业生产成本,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效率。上述认知错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
2.2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近年来,玉米生产过程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但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传统农业观念仍根深蒂固,短期内无法改善。传统的玉米生产技术主要基于代代相传的经验。它主要基于多年的种植习惯,地理条件和农作物种植要求。农业生产技术的及时改革与创新不能与农业机械设备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许多农民对玉米的宽窄行了解不足,他们认为宽行和窄行都会减少播种的玉米量,并最终影响单位面积的产量。另外,农民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管理的现象,这也是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严重障碍。
三、农机农艺技术融合措施分析
3.1积极宣传农机技术,加强组织协调
县农业机械推广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和政府应当通过广播电视现场培训班的形式,宣传农业机械与农学结合的意义,并着力于农业机械专业的宣传工作。合作社是农业机械和谷物的大农,为农业机械和农学的结合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有必要建立该地区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先进模式,并通过典型示范来提高农民运用先进农机技术和农技的意识和积极性。农机和农艺匹配涉及农机的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生产和制造领域中的许多部门。因此,在实现农机与农学融合的过程中,有必要建立由农农村部门牵头,农机科技人员参与的协调组织,制定适合当地农机的技术操作要求,引进和推广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新机械、工具和技术。
3.2加强农业机械与农艺学的相互合作
鉴于该地区的实际农业生产,应进一步加快新型农业机械和设备的引进和示范。在农业生产中,农机部门应遵循农艺要求的原则,并引进合适的农机设备,以确保新引进的农机设备的农艺适应性,机械可靠性和经济性。在指导农民开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业技术部门还应根据当地农业机械的类型,性能和工作方式,科学安排农业种植结构,创新农作物种植技术。
3.3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普及农业实用技术与农学结合
农业和农业机械等有关部门应加强合作,在多数农业机械积极参与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活动的同时,配合农业机械和农业产业,及时修订并编写适当的教材,以提高教学水平方法和教学设备,特别是要使广大农民,农机操作员学习和掌握更多结合农机具和农学,农学的新技术。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找到依靠农民的新途径,市场运作和完善的服务。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要作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才能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与农艺的更好融合。
四、结语
农业机械与农学的结合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这项工作,我们需要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制定适当的中长期发展目标,逐步推进。
参考文献:
[1]张东兴.农机农艺技术融合,推动我国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发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5):22—25.
[2]董佑福.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努力提高玉米机械化生产水平[J].农业技术与装备,2O1O(13):24—26.
[3]范秀玲,李风海,史振声,等.玉米偏垄宽窄行种植方式的增产作用和生理特性研究[J].玉米科学,2010,18(1):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