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事业单位基层党务干部党建工作能力精准化培训实践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衡玲燕 王调龙
[导读] 摘要: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
        四川矿山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四川成都  61000
        摘要: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精准培训理念策划开展基层党务干部党建工作能力培训工作,并以某事业单位基层党务干部党建工作能力培训为例,展示精准培训取得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精准培训 党务干部 党建工作能力
        Practice of Precision Training of Party Building Ability of Grassroots Party Cadresin an Institution
        Lingyan Heng, Tiaolong Wang
        Sichuan Mine Safety Technology Training Center, Chengdu 61000, Sichuan
        Abstract: The most solid strength of the party's work is at the grass-root level. We must take it as a long-term plan and a policy to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and we must not relax at all.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use the concept of precision training to plan and carry out the training of Party building ability of grassroots party cadres. Taking the training of Party building ability of grassroots party cadres in an institu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hows the actual effect of precision training.
        Key words: accurate training; Party cadres; Party building ability
        1 引言
        基层党务干部是开展党建工作,发挥党政治核心作用的中坚力量,基层党务干部的业务技能、管理水平、思维方式、能力素质等直接影响党支部组织力及政治功能的发挥,关系单位事业的发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需要一批胜任能力强、作风硬的基层党务干部,以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基层党务干部既要熟悉单位的业务工作,又要熟悉党务工作,只有同时具备了党的知识和业务知识,才能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上有所作为,使自己成为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
        习近平指出“干部教育工作是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因此基层党务干部能力提升也必须要抓住学习培训这个法宝。
        精准培训不仅要通过输血的方式提高参训者的综合素养,还注重通过培育与提升参训者专业自主发展的内生力,实现参训者专业发展的自我造血与更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专业发展动力。
        2 精准培训的内涵
        “精”主要是指简化、易操作,让目标和结果之间成本不断降低,从而提高效率和结果质量;“准”主要是指结果定义的清楚,就是要量化、细化、可操作化[1]。
        精准培训是相对于传统粗放型培训而言的,它是指依据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通过精准选择与确定符合培训对象需求的培训目标、培训主体、培训主题、培训方法等,实施精准教学,以满足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和实现专业发展的一种培训方式[2]。以需求为导向对基层党务干部进行精准化教育培训是全面、精准提升党务干部队伍素质的必然选择。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干部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提出提升干部精准化教育培训的路径。
        精准掌握培训需求、精准策划培训方案、精准实施培训管理、精准培训效果评估,以实现精准培训,助力基层党务干部能力建设。
        3 精准培训实践
        3.1精准掌握培训需求
        精准的掌握培训需求,是开展精准培训的前提。要坚持组织意图与对象需求相结合,主观需求与客观需求相结合,通用需求和专业需求相结合,做好培训调研,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对参训者所在的组织及参训者的工作目标,以及参训者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培训需求。
        为做好本培训项目,笔者所在单位成立课题组,对培训对象和培训体系设计进行专项调研,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全面梳理提炼基层党务干部岗位胜任能力研究的方向和思路。其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单位实际,确定调查测试问卷及访谈提纲。再次,在不同群体、不同层级、不同岗位通过访谈、问卷、个案研究等方式收集素材,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提炼基层党务干部能力欠缺及不足。第四,向经验丰富、长期从事党务工作或党建研究的领导、专家咨询确认。

最后,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专家咨询形成《基层党务干部岗位胜任能力研究报告》,报告结合基层党务干部胜任本职工作组织上要求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即组织需求),胜任岗位工作自身应具备能力素养(即岗位需求),从“知识、能力”等显性胜任能力和“政治素质、个人修养”等隐性胜任能力多维度研究建立基层党务干部胜任能力模型,为企事业单位提升基层党务干部选拔、培训、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3.2精准策划培训方案
        针对培训而言,培训活动作为一个过程,其策划的结果即培训期望的输出或目标,培训结果达到策划的输出或目标的程度,就是培训的有效性。因此,培训项目设计应围绕培训需求展开,根据不同的培训需求设计不同的培训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突出事业之需、组织之需和岗位之需,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满足个性化、差异化的培训需求,从而提高培训效果。做到“用什么教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以问题为导向,找准问题“症结”,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进行培训。
        精准确定培训内容:课题组在培训需求基础上,设置了思想理念、专业理论、工具方法三个课程体系,包含守初心担使命 砥砺奋进新时代、宏观经济形势视角下的民族复兴、组织行为学、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现代管理应用探究、基层党建工作实务等课程。培训方式方法上综合运用讲授、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体验教学、研讨教学、互动教学、现场教学等手段进行,有效引导参训者思考、发问和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试点“线上提前自学”“线下课堂讲授”和实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
        有了精准化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方式方法,师资甄选上也应内外兼顾、突出实效。一方面邀请省委党校、高校及省内从事党务工作的专家授课,课前根据课程目标,与教师深入沟通,结合单位实际问题定制化开发授课内容,确保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调动内部资源,收集和整理内部案例,针对单位党建工作中热点难点问题开发专题课程和讲座,并通过主体党日活动、交流研讨等环节,让基层党务工作者充分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
        3.3 精准实施培训管理
        培训项目实施层面要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到培训前准备到位、培训中管控有力、培训后考核有效。
        培训前准备到位。一是随培训通知下发课程安排,要求参训者围绕培训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借助“学习强国”APP和“宣讲家网”开展《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条例》《组织行为学》《从大学生到经理人的36项修炼》等理论课程学习,引导学员带着一定理论基础知识来学习。二是在开班前召开班会,由项目管理员向参训者进行教学说明,介绍培训思路与教学安排,提出培训要求,引导参训者在培训期间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参与交流研讨。
        培训中管控有力。组织者及全体基层党务干部上升到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的高度来看待培训工作,并通过纪律规则保证培训效果。一是以精细管理为抓手,配备专职项目管理人员负责班级管理和班级服务。二是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建立班级微信群,便于参训者之间交流互动、信息共享,便于项目管理人员开展班级管理、课堂评估。三是培训期间,组建学习团队,每个学习团队设临时党支部,以团队开展学习,强化参训者自我管理的同时,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四是严肃培训纪律,严格考勤,据实通报,加强考核,将基层党务干部培训与单位年度评优相挂钩。五是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健全的培训质量保证体系是实施精准培训、保证培训质量的基础。笔者所在单位建立有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办法、培训需求分析工作规范、学员管理制度等近20项培训管理制度,从需求调研-培训策划-培训实施-评估反馈的全流程管理规范。
        培训后开展考核评价。培训后期,采用不记名、闭卷方式,分别对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及委员、党务工作者三个不同层级,采取差异化考核,使考核评价更贴合岗位需求,从测试结果看达到预期培训效果。
        3.4 精准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作为培训业务的基本组成部分,客观评价培训效果为改进培训项目设计、发挥决策咨询功能越来越明显。一次专题培训的效果如何,往往需要经过六个月到一年或者更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做好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分析,及时总结取得的成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提供数据支撑[3]。
        笔者采用柯氏四层评估模型对本培训项目开展培训效果评估,结果表明,参训者对课程满意度达到94%,对培训总体评价满意度92%。参训者回到工作岗位后,其政治素质、个人修养等发生了明显变化,党务和业务工作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达到预期培训效果。
        4 结论
        通过精准培训,使基层党务干部克服“本领恐慌”、补齐素质短板,推动以新理念引领新实践,搞清楚“怎么看”“怎么干”,解决不适应、不会为、不善为等问题,使基层党务工作者专业素养整体适应单位党务工作核心职能。本培训项目所展示的精准培训模式对企事业单位提升基层党务干部综合素质和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同时也为其他企事业单位开展基层党务干部精准培训提供了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周  波,姜爱伟. 精准培训模式在兴隆庄煤矿中的实践应用[J]. 煤矿安全,2019(5):293-295
        [2]周  波. 教师精准培训:内涵、理念、特征与意义[J]. 继续教育研究,2018(4):75-78.
        [3]衡玲燕,黄明. 柯氏四层评估模型在四川省安全培训教师培训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 新生代,2019(14):395.
        作者简介:衡玲燕(1985.11-),女,汉族,籍贯四川西充,安全工程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安全培训教育研究
        王调龙(1966.9-),男,汉族,籍贯湖南隆回,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安全培训教育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