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0015
摘要:当前,国有企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政工队伍建设是国有企业队伍稳定、团结和谐、政治可靠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从根本上和思想上推进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进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要想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其政工工作不可忽视。国有企业发展需要有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政工队伍。
关键词: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政工人才队伍建设
1当前国有企业政工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1.1对政工工作价值认识不足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济任务是企业发展的首要指标,思想政治工作则不能短期见成效,且难以量化、少有直观的价值体现。在此大环境下,有时导致国企政工人员对自身的工作认知产生偏差,在工作中因为担心影响正常经营生产,束手束脚放不开,有的自我提高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国企改革稳定发展的作用,没有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致使政工工作开展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
1.2政工工作机制设置不科学
一是没有明确全部兼职政工人员在部门、单位中的双重工作身份,导致他们没有归属感、归位感,作用发挥不主动、不充分。尤其是联合党支部的一些兼职政工工作人员,岗位临时性、变动性较大,人员调换较为随意,工作延续性差。二是兼职政工人员从事本职工作与政工工作投入精力不成正比,长期处于偏重本职工作、业余完成政工工作的状态,无法保证政工工作的完成质量,更难在政工工作上有所创新和建树。
1.3政工人员晋升空间较窄,缺乏激励机制。
随着国企党建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政工工作内容越来越繁杂,加班加点工作成为常态。很多政工人员,尤其是兼职政工人员,本职工作已经很重,再加上第二重工作任务,难免会招架不住。在这种工作量大,对政工工作成果缺乏相应的奖励措施,没有相应发展通道及激励机制作保障的情况下,政工人员工作积极性极易受到打击。
2政工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2.1明确党建地位,强化政治引领
一是认真履行党委前置审批程序。严格遵守《“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严格执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四个不直接分管”、回避等制度。二是明确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法定的地位。国有企业党的领导是由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是由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是由党的性质和阶级基础决定的,是由党的政治优势决定的。国有企业在组建之初要将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同步建立党组织,从根本制度上明确了党组织的核心地位。三是抓实靠牢,落实主体责任。对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任务进行责任细分,落实到每一位班子成员,探索建立健全责任谈话、责任检查、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及相关配套制度,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全面覆盖、全面落实。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正确处理好开展思想教育与抓党务工作的关系,必须坚持两手抓、两促进,防止“两张皮”,防止割裂两者的有机关系。
那种只抓思想教育、放松党务工作,或者借口党务工作事务繁多,对主题教育走过场、应付了事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必须坚决克服。将思想教育与党务工作处理成有机整体。
2.2完善党务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党务工作者专业化培养。
党务工作者作为党的工作的组织者、执行者,是党建工作的关键和基础。面对新时代,建设一支与新形势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党务工作者队伍,培养党务工作者与时俱进的专业化能力是做好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所谓专业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职业由非专业向专业化的转变;二是职业的专业化程度。所谓基层党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养是指基层党务工作者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使其达到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专业标准。第一,基层党务工作者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为此,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政治理论培养,使其充分掌握、明确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基层党务工作者必须熟悉党务工作知识,培养基层党务工作者对党章的学习以及对新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学习,以提升其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为国有企业当好掌舵人、在新时代把握大方向奠定良好基础。第三,培养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现代化科学管理水平。培养其将信息化、网络化的技术应用于基层党务工作的管理中,实现基层党务工作的新时代化。
2.3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和思政工作的融合发展,企业要积极地构建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对政工队伍的工作开展进行监督和考核,进而提升企业运营管理的质量和提升政工队伍的专业化水准。另外,还要重视政工队伍管理模式的创新,为政工干部的思想教育和队伍建设,开展多元化、多途径的学习和培训活动,让政工队伍更加有活力。在学习和培训之后,要扩展政工干部晋升的空间,让政工干部对工作更有干劲、有动力和方向。开展政工队伍建设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构建多种类的针对性制度,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规范制度,让政工队伍建设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有基础保障。
2.4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在企业思政工作开展中,政工干部的工作开展进度影响着企业的管理。为了确保思政工作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政工干部要高效地开展工作,对于各类事物的判断更加的快速和准确,加大思政工作的优化和创新,将在工作中的有效方法运用到新工作内容中,让新的思政工作更加高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要用发展的思路解决问题,通过思政工作的优化和创新,为思政工作注入新鲜血液。通过提升政工队伍的综合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企业思政工作开展提供更加优秀的人力资源。政工队伍需要继承优秀的品质,同时结合企业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用新颖的理念和知识来达成相关的目标。
总之,通过政工队伍建设和思政工作融合发展,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企业要将政工队伍建设和思政工作有机结合,重视政工队伍建设,使其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政策法律知识,同时通过加强优秀人才的引进、完善监督管理制度、运用发展的理念来解决问题,进而提升企业思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凌.新时期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J].改革与开放,2018,(12):36-37.
[2]马佼.新时期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J].现代国企研究,2018,(8):254.
[3]杨心怡.国企政工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9(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