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张文娟
[导读]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数据”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市北区市场建设服务二中心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数据”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档案资料的分析和处理效率,使档案资料的价值能够得以充分发挥。文章对信息化时代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大数据;文书档案;改革与创新
        事业单位管理中,文书档案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在提升文书档案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档案资料信息安全风险。因此,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提升对档案资料安全风险的防控,因此来促进事业单位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现状
        目前信息全球化、科技普及化的社会,尤其是在事业单位对于大数据的运用更加熟练的时代,事业单位对于怎样运用大数据进行档案管理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索,但是在发展的过程还是避免不了遇到了一些问题。事业单位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该怎样对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是所有事业单位所必须要进行考量的。在过去文书档案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使用等等。然而现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实现文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目标主要是运用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等现代先进技术。在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的同时,其也为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安全问题、成本问题等等。由此可以说文书档案信息化具有双面性,其带给我们的便利是毋庸置疑的,带给我们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多加关注,不能掉以轻心,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企业档案资料信息出现泄露。
        二、事业单位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带来问题与挑战
        (一)档案馆安全问题
        首先,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储存一般是由硬盘或者光盘承载的,它们的安全性取决于环境和操作,密码容易丢失、遗忘,如果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数据库不随之升级,档案管理的很多操作就不能顺利进行,有可能还会导致档案信息变成乱码失效,或者丢失。其次,过去的档案管理方式采用的是纸质档案,所以在保存看管上比较容易,在档案安全上除了保护档案的完整性之外,只需防止不法分子偷窃,在这两方面很容易做到,只需要安排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轮流看管,在有人员进行档案查询时做好档案访问记录即可。而信息化时代下事业单位的各项资料都是用电子的形式来进行归档的,在平时资料信息的输入输出中需要对信息进行重新整理,在这个过程中最可能遇见的危险就是信息被删除,或者被重新编辑,经过恶意修改后的资料就很难再保持原来的准确性。
        (三)事业单位文书档案信息大数据的表示问题
        (1)当前的事业单位大数据表示形式。现阶段对于大数据的挖掘处理方式要求是智能化、电子化的,事业单位文书档案资料的大数据表现形式主要就是通过一些音频、视频以及图片等一些方式进行表示,储存在事业单位中资料库中的资料信息可以利用计算机或者其他一些技术,将这些信息转化成可阅读的模式,以供相关人员进行查阅。
        (2)如何合理编排事业单位大数据。首先将事业单位的信息进行一个大致的分类,建立好不同的区域之后,就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自动的分类处理,在再次使用这些信息资源的时候也能快速准确的找到,在编排数据信息的时候尽可能的利用现代化科技进行处理,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准确率。


        (3)提高用户查询档案信息的便捷度。传统的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管理都比较被动,提供的查询方式也比较简单,一般只有在用户提出查询申请时事业单位给出相关的档案信息,然后用户自行挑选自己需要的,然而在大数据的时代,事业单位想要提高用户信息查询的便捷度就需要加大信息化管理力度,利用互联网,主动的提前向社会提供一些紧跟时代观点的信息,主动的为用户提供可公开的信息。
        三、大数据机遇下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创新举措
        从资源角度而言,档案是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处于大数据时代当中,文书档案面临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淡化问题,每一条记录都将变成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档案,这些单位价值密度低的记录信息将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发挥档案的价值。这也就意味着一切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数据、视频、实物都将视为档案,基于信息系统的电子文件在形成之后“一秒钟”即形成“电子档案”。事业单位将更多地关注一些底层化、碎片化、复杂化的信息,从而构建一幅反映国家、社会与事业单位发展的实时全景图。
        从信息化管理角度而言,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内容、信息化管理方式、信息化管理目的均将发生改变。档案信息化管理将朝着社会化、多元化、开放性和先进性发展,以事业单位、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为导向,提供网络化、智慧化、信息化管理。
        从事业单位实施的角度而言,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具体方法路径有:第一,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人”最为管理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事业单位要想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必然需要一批综合能力强硬的人才队伍,能够理解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工作中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并能尽快熟练操作信息系统。第二,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模式迟迟不能更新,并非是因为事业单位能力不足,而是潜在的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这也就很难引起管理者的重视,所以,事业单位还需加大对文书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引入信息化管理理念,为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大数据下,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能否实现数字化,还和事业单位信息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事业单位应加大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及时引入先进的系统软件,结合自身实际需求,构建适宜自身的文书档案加工系统,在实现文书档案管理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信息的全面化、实时共享,为事业单位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已不再适用,信息化时代对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是运用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建设手段。文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为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及时的参考信息,能推动事业单位的生产管理体系的运用效率的提高。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对事业单位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投入力度,使用充足的资金来建设先进的电子档案系统、购买先进的设备,并鼓励事业单位员工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通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撑,提高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陆泓羽.基于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探析[J].中小事业单位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12):19-20.
        [2]王博.加强事业单位文书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几点探讨[J].黑龙江档案,2020(06):90-91.
        [3]史坤.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20(20):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