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浙江省湖州市 313013
摘要:现如今,我国科技水平发展迅速,电梯被广泛应用在大型建筑物中。机械锁定装置作为无机房电梯安全部件之一,在检查、维修时有着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对检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装置检验的理解与看法,希望对机械锁定装置的现场检验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无机房电梯;机械锁定装置;检验
引言
近些年,环保观念和意识愈发受到社会的关注,人们对环保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电梯行业,传统的电梯一般都是有机房,而无机房电梯则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房,这种电梯将以往的限速器、控制柜以及曳引机等设备,都安装在了井道的内部。如果对设备、机械进行检查和维修的场地,是轿顶或者轿内位置时,就要按照维修和保养设备以及电梯的相关标准与规定,科学设置具有可靠性的机械锁定装置,进而避免轿厢出现异动的现象,使电梯的检修和保养工作安全得到保障。但从现实生活中看,在对电梯进行监督和检验的相关标准与规则中,机械锁定装置并没有精确的技术规则和标准做依托,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1无机房电梯发展历程
无机房电梯最早由意大利制造,当时无机房电梯发明的初衷,主要是针对古建筑,不能破坏原来外观而在内部增加的一种电梯。在无机房电梯的发展历史中,一共有四代,第一代为下置式,涡轮蜗杆曳引机,井道所需面积比较大;第二代无机房电梯是将电梯曳引机合理安排后,增加导向轮,而使曳引机安装在电梯井道中间;第三代无机房电梯是采用蝶式马达的永磁同步曳引机,使无机房电梯有了根本性的发展,但是由于电梯曳引机放在导轨上,使电梯噪音与震动很大;第四代无机房电梯是最先进的无机房电梯,弥补了前三代的缺陷,将无机房电梯提升高度与额定载重量获得大幅度提高,安全性能与控制技术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2无机房电梯机械锁定装置的定义
无机房电梯机械锁定装置一般包括2个结构。1)电梯的轿厢架装载时用的插销轴,这一装置非常重要,可以对电梯档位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日常电梯在运行时,如果出现了安全问题,插销轴的作用就体现出来,可以锁死电梯,进而确保电梯安全。而没有真正插入导轨内的插销定位板,就能够使电梯日常运行正常、稳定。在对电梯进行检修和保养时,插销定位板以及检修的方位上部位置上都有固定插销轴。2)对导轨压板厚板固定,电梯实际运行时,需要确保厚板高度与轿顶高度是平行状态,使厚板可以在导轨的上部成功安装,而且驱动主机支撑承重梁高度也比安装的导轨高度高,这对检修、保养人员的实际工作也起到一定的推动。此外,还要在原板中安装符合要求的电气控制设备,进而使机械锁定装置能够实现电气化控制,实现对轿厢在移动时的停放和位置进行阻止操作。
3无机房电梯机械锁定装置的使用流程
无机房电梯机械锁定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易的优点,在维修的过程中,维护人员使用电梯机械锁定装置的大致工作流程如下:(1)确定电梯的运行状态以及工作情况,根据维修作业的实际需求将轿厢停靠在某一特点位置;(2)打开UKS开关,使插销轴自动伸出插入到对应的插销孔内,在确认锁定装置生效之后,维修人员才可进行轿顶平台开展维修工作;(3)在维修作业的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轿厢的状态,保证不超过机械锁定装置所允许的最大载荷;(4)在完成维修作业工作之后,应确保轿顶工作平台正常之后才可对插销轴进行回档操作,确保安全之后方可恢复电梯的正常运行。
4机械锁定装置现场常见风险点总结
(1)电气安全装置失效主要分为以下2种情形:电气安全装置人为短接导致其失效;电气安全装置位置不合理,导致机械锁定装置处于非停放位置时,锁定销轴部件无法触发电气安全装置动作,导致失效。
(2)机械锁定部件失效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形:锁定销轴与固定挡板上的孔位置不匹配,锁定销轴不能插入固定挡板,无法实现锁定功能导致其失效;锁定销轴长度不够,推到极限位置,仍然无法插入固定挡板孔内,不能锁定导致的失效;锁定销轴需要插入固定挡板孔的有效路径有障碍,如现场案例中,限速器钢丝绳刚好阻碍了锁定销轴,使其无法通过进而锁定导致的失效。
(3)安装布局不合理,在实际工作中,现场有些机械锁定装置在锁定位置时,无法方便的实现驱动主机以及控制柜等的维修检查工作,甚至可能造成操作人员坠落的风险,未达到设置机械锁定装置的作用。
5常用的检验方法
由于无机房电梯的内部空间狭小,在维修作业的过程中很多检测设备都难以发挥用处,再加上机械锁定装置的位置较为隐蔽,其给机械锁定装置的检修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不便。长期以来对于无机房电梯的机械锁定装置的检验工作都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技术准则,在目前的检修工作中最为常用的检验方法便是目测法和测试法。目测法就是通过肉眼观测的方式对机械锁定装置的机械结构进行简单的判断,而测试法也仅仅是进行一些电气设备的简易操作,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很少有检修人员进行打滑试验,因此使得机械锁定装置的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缺乏保障。
6提高电梯机械锁定装置检验质量和效率的对策
6.1要对检验标准进行细化,对流程进行规范
以往对机械锁定装置进行检验时,大多使用目测法与测试法,但是这2种方式的实际效果优势难以保证。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各种高科技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可以借助电磁、超声波等更加先进的方式进行检测,提升检测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这里就需要对检验标准进行细化,要对检验时涉及的各种参考指标进行明确,进而为检验人员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一方面能够使检验得出的结果更加可信、可靠,另一方面也能够使检验工作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而要对流程进行规范就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操作守则,要涉及所有细节问题,例如进行维修前,一定要保证插销轴能够正常工作且已经锁定,此外还要开展打滑实验,这些操作都需要得到明确规定。
6.2加强对检验人员的技术培训
检验人员是开展机械锁定装置检验工作的主体,检验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将对整个检验工作质量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强对检验人员技术培训,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通过组织集体培训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向检测人员讲解检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难点,帮助检测人员去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2)通过组织技术水平考核的方式对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评定,只有技术达标的检修人员才能上岗工作,与此同时也能帮助检修人员去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
6.3强化检验工作监督环节
要加强检验工作的监督,这一环节非常重要,不仅能够提升检验人员、管理企业对检验与维护的重视,还能够对检验人员进行有效监督,确保他们可以根据指定的流程与规范进行作业。加强监督可以从以下入手。1)要对检验工作进行记录与存档,对检测的结果要有标记,对那些可能存在隐患的装置必须及时更换,检测合格的装置也需要对检测的日期以及人员等信息进行标记,进而把检修工作责任具体到个人,提升检验人员责任意识。2)检验时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上报,并要求相关人员限期整改,进而确保检修结果能够得到落实。
结语
机械锁定装置作为无机房电梯必不可少的装置之一,承担着保障检查、维修人员人身安全的任务。机械锁定装置的有效性、可靠性理应得到保证,但由于装置使用频率低、检验仅作为资料确认项等原因,许多人对机械锁定装置的设置要求一知半解,致使该装置隐患经常被业内相关人员忽视,希望本文可以给该装置的设置及检验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殷新华,王娟.关于电梯轿门开启安全性的思考[J].中国电梯,2009,20(19).
[2]陈伟斌.电梯控制系统关键安全部件性能检测设备的开发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