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和创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市 4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城市建筑工程建设越来越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很多行业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建筑是评价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元素,故而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时代发展道路上,建筑的风格能够全方位展现人类的精神文明内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合理应用地域文化,也可加深建筑设计的总体风格。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建筑行业已经取得了十分卓越的成就,但是从建筑设计的创新性与新颖性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为了推动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必须要从地域文化的特点出发,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中国,不同地域在建筑文化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通过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能够更好的增强建筑设计的归属感,保证自身所形成的建筑风格。所以说,在现阶段的建筑设计中,需要对地域文化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从地域文化中深挖建筑设计的相关元素,实现建筑设计归属感的提升。
1地域文化的概述
地域文化,即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民俗风情、历史文脉、材料技术等,随着时间的沉淀逐渐发展形成别具一格的文化。地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不停成长、变化且持续性很长的过程。所谓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地域自然生态环境、人文、民俗风情习惯各不相同,也因此孕育了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造就了各地区不同的生活方式及建筑风格。
2建筑设计概述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主要指的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筑设计领域做出的努力,而在开展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经济利益以及精神生活的追求等。但是从现阶段建筑设计来看,还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无法将地域文化的特点融入其中,更多的是进行西方国家建筑设计的模仿,特别是在建筑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对地域文化认知存在的不足,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建筑工程设计作为工程施工之前,设计人员围绕工程总体建筑需求,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规划的一种手段,能够更好的弥补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升建筑施工的效率。而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将建筑物外观美观性以及使用便利性融入其中,对所处环境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行分析,更好的实现建筑结构的合理性,满足人们使用的便利性需求。
3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方式
3.1设计精妙,与地域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建筑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会在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多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人们对于建筑的亲切感提升,还会大大提升人们对于城市的认同感,从而保证城市的长期稳定发展。在建筑物的设计时,考虑到地理地貌和水文特征等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地形、风向等进行建筑物朝向和造型的设计更加具有科学性,将风向、阳光的水文地质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可以大大提升对于建筑物的使用效果,也可以提升建筑物的舒适程度,这也是与地区文化特色相结合的要点内容。在文化领域的融入和发展方面最忌讳的就是“生搬硬套”的模式,创新性的应用应该是灵活性的应用,将地方元素和建筑物设计的本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是设计的灵魂。另外,在建筑物的选材方面,还应该与当地的建筑材料、风格相结合,切记不能选择与建筑风格相悖的建材,保证设计的协调性。例如,在一部分的古风文化比较浓厚的地方,就应该减少玻璃幕墙等现代感和科技感比较强的材料,应该选择青砖绿瓦等,就地取材,将地域文化灵活的应用到其中。
3.2秉承因地制宜基本原则,合理运用地域材料
建筑设计师往往会根据地域文化特色进行设计,同时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基本需求。
在建筑设计中,要高效且合理地应用当地现有的特色产业和优势资源。例如,客家民居中的围龙屋,充分彰显了浓厚的地域文化特征;云南地区傣族的竹楼,不仅与地域文化相契合,也利用区域特有的自然资源,使民居环境适宜当地的气候环境。此外,建筑设计师还应秉承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进行设计。例如在地热资源丰富的区域,利用火山石堆砌建筑,既可以体现出地域文化特征,又可以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3.3融入当地特色装饰元素
通过图形图案的提炼与重组,能够更直观的了解一个区域的文化历史,同时对当地的地域文化进行了潜移默化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建筑灵魂与活力。藏羌建筑室内的天花上会装点丰富多样的图形,主要以祥瑞图案为主,天花板上绘制蓝、绿、红三色图形,寓意着蓝天、大地与大海。墙体的窗户突出的小檐聚集红、蓝、白、绿、黄五色装饰,房门和梁柱均绘满精致典型的藏式壁画,色彩十分艳丽丰富。在建筑的装饰上,藏羌居民还会在屋顶上悬挂五色布条,飘动的五色布条为凝重坚固的建筑增加了灵动的生机,为空间氛围增添了魅力。此外,建筑物的屋顶上还会插着各色的经幡经旗,在建筑屋顶的四周插挂经旗经幡,以表安宁。随风飘动的经幡经旗给建筑增添了动感,使得建筑空间富有变化和生机。
3.4发挥当地特有材料优势
在不同气候以及环境的影响下,建筑材料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将当地特有的材料优势发挥出来,让人们从材料中了解到自身的特色,增强归属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做到因地制宜,既能够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又能够满足自身的建筑需求。与此同时,必须要结合地理特征与自然环境特性,选择优质且丰富的建筑材料,实现自身建筑成本的有效控制。
3.5注重细节设计,结合中华文化
建筑的细节方面是十分关键的,精美的设计和建筑物的整体性等都离不开细节方面的把握工作,细节方面的把握也是提升建筑物品质的关键性工作之一。细节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例如房屋的边角可以是一副精美的壁画,壁画的内容可以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还可以与人们的信仰、城市的建筑物等紧密的结合起来,在建筑物的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出文化的特征,从而在建筑物上发挥出其亲切感和善良的感觉。现代建筑的设计具有自身独特的风格,设计师的设计中没有一成不变的设计理论,都在进行与时俱进的改变,但是文化的内涵不会改变,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是永存的。中华文化的五千年文明都是设计师的创作源泉,应该更好地结合传统文化,可以在地域文化等基础上打造出新地标。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推动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必须要从地域文化的特点出发,通过将区域地理环境因素囊括其中,能够满足千差万别的空间设计区别,实现建筑设计水平的改善,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中,不同地域在建筑文化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通过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能够更好的增强建筑设计的归属感,保证自身所形成的建筑风格,能够适应人们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坎友,方莉玫.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J].学研探索,2017(15):152-153.
[2]李北东,连玉銮.藏羌碉房:华夏文明传承的特别载体[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0):52-55.
[3]叶美玲,卓秋梅.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8):102.
[4]袁晓文,王玲.藏族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变迁――丹巴县中路藏族聚落环境调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5-9.
[5]吴珊.藏式碉房建筑形态与装饰色彩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02):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