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琳
福建省大田县城关第三小学 366100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构建生态课堂逐渐成为学校以及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此种背景下,学校倡导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希望能够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另外,还希望教师可以从“真知善行”的角度出发,对当前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从学生角度出发,利用有趣的教学模式开展语文教育。
关键词:真知善行;小学语文;生态课堂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真知善行”的理念刚好符合这一标准,教师从该理念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勇于对知识进行探究的习惯,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另外,通过本文让更多的教师认识到生态课堂对教育发展造成的影响,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立足真知善行,促进学生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习惯性从教材出发开展教学,这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只能一味听从教师的安排接受他们传授的知识。此种教学模式不仅死板,而且无法充分发挥教育的价值。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小学语文教师的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开始认识到教育不仅要进行知识教学,要从人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等等。为此,教师需要从“真知善行”的理念出发,培养学生逐渐成长敢于求真知、做真人的人才,另外还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理念,让学生存善心、扬善行。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发展。但是,很多小学教师并不知道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发现,传统的课堂模式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构建生态课堂,充分给予学生自由学习的机会,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开展教育工作,改善课堂氛围的同时充分发挥教育的价值[1]。
例如: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教师在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其中的生字生词。还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其中的含义,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与学生进行沟通,比如利用课文开头的一句话“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在沟通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读书,有些学生说是爸爸、妈妈送自己来的,有些学生说是为了学习知识。针对此,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播放一段战争时期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课文发生的背景。之后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感受其中的情感。此种情况下,学生会深有感触,并且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之心,并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通过此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并使他们对真知善行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基础。
二、结合教材内容,营造生态课堂环境
生态课堂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在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从教材出发营造良好的生态课堂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思考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锻炼。但是,经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还是会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此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就导致很难营造出符合小学生发展的生态课堂。为此,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利用更为新颖的教学方法进行辅助,改善整体的教学氛围。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结合课文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2]。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又可以改变课堂的整体氛围。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拥有更多发言机会,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还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敢于对知识进行探究,并在互帮互助间提高学习质量,实现生态课堂构建的同时,充分落实了真知善行的理念。
例如:以《蟋蟀的住宅》为例,教师在对该部分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先搜集一些蟋蟀住宅的图片以及视频,为创设情境打下基础。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同学们,大家有没有见过蟋蟀呢?知不知道它住在哪里啊?”之后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他们会各抒己见,但是没有见过的学生依然无法想象出蟋蟀的住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此时教师便可以展示之前准备好的图片,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融入其中。此种背景下教师再进行详细教学,学生不仅会积极投入其中,还会更加牢固的掌握相关知识,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三、注重拓展阅读,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拓展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教师在教学期间不能只从教材角度出发,要通过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尤其在构建生态课堂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开展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期间忽视了这一问题,他们认为学生只需要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即可,教材才是学习的基础。此种理念导致课堂教学内容过于单调,很难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不利于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影响生态课堂的构建。为此,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为学生提供探究真知的机会。小学语文中阅读时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教师便可以从此角度出发,立足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专门分出一段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比如在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文时,教学结束后还是会有很多学生无法理解其中的情感,他们不知道当时的时代背景,不理解当时的人成长在怎样的环境中。为此,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鲁迅先生的作品,如《狂人日记》《骆驼祥子》等。通过拓展阅读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还能够充分将“真知善行”理念深入其中。因为在这些作品中有很多错误的行为、品质,教师可以从此角度出发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另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对此,教师要加强引导,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提高他们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丰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经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小学语文课程的印象都停留在课堂当中,要么是背诵、要么是默写。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是一门非常无趣的课程,在此种背景下很难提高教学质量[3]。为此,教师需要做出一些调整,注重丰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可以组织参加一些实际活动,丰富学生经历的同时改变学生对于语文的看法。为了充分渗透真知善行,构建生态课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比如到养老院帮助打扫卫生或者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等等。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从德育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活动结束后给予学生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历进行写作。通过此种教学模式能够改变学生的想法,提高学习积极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想要从真知善行的角度出发构建生态课堂,首先要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想法以及对于语文课堂的态度。之后结合实际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延俊.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态课堂的建构[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赵利平.合作学习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2):209+211.
[3]黄秀娟.浅谈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构建策略[J].教育界,2020(44):17-18.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建构小学语文"真知善行”生态课堂模式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20-110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