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创新中职会计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6期   作者:任群美
[导读] 在中职会计专业改革与发展的今天,如何创新教学方式已经成为教育界的重要研究内容。
        任群美
        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321000
        摘要:在中职会计专业改革与发展的今天,如何创新教学方式已经成为教育界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结合教学新形势,对中职会计教学的发展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当前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后从五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新形势下创新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形势;中职;会计教学;策略
        引言:会计专业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在教学方式上所采取的措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在教学新形势这一背景下,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充分吸收教学改革中涌现出的新成果,从而打造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品牌。
        一、当前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教学改革的驱动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方式方法得以不断创新,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知识讲授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之间存在脱节
        中职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常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重点。会计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会计相关业务的具体操作方式和技巧,从而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职业的需要。但是有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没有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而且所讲授的知识内容相对陈旧,与会计职业之间存在脱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取得了良好的专业成绩,但是在职能能力上明显存在不足。
        (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方式有待优化
        目前一些中职学校仍然采用试卷的形式对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学习情况进行考核,除此之外,平时的出勤情况以及撰写会计专业论文等也作为考核的重要方式。学生进入到中职高年级后,会计专业实习也作为考核的重要方面。但是从考核实践效果来看,试卷考核侧重于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学生写作的会计专业论文不够规范,而专业实习也没有真正地收到效果。在教学新形势背景下,考核评价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育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是中职教育发展应遵循的原则。但是一些中职学校仍然存在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以会计专业为例,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对会计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学生在“被动式”的学习过程中,其兴趣将有所降低,而且主动探究学科发展以及职业发展的能力也将有所弱化。
        二、新形势下创新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有效途径
        在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会计专业要认真探究学科发展规律,特别是要与会计职业发展的新特点结合起来,充分吸收学科最新成果,进一步深化教师、教材以及教法的改革,努力建设高水平的中职会计专业。


        (一)运用信息技术成果搭建教学综合平台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自身的优势,使得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中职会计专业要充分吸收信息技术成果,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搭建专业教学综合平台,实现“智能化”教学。具体来说,该教学综合平台可以分为不同的版块,例如教学版块,将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进行条分缕析地梳理,围绕不同的篇章专题建立一个个知识结构图,让学生全面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再比如实务案例版块,教师将会计职业中的实际案例在平台上进行呈现,并且与教学内容进行一一对应,让学生了解到所学的内容在会计实践中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运用;再比如教学互动版块,学生在会计学习的不同阶段,都可以运用平台和老师、同学进行沟通,将课堂教学的触角向课前、课后进行延伸,提升教学实效。
        (二)运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教育改革中所涌现出来的全新的教学方式,其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角色的“互换”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会计学科的实践性比较强,教师可以将翻转课堂这一方式引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将教学活动分为课前、课堂与课后三个阶段。课前阶段,学生要进行预习,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查找学科资料,进行主动探索,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课堂阶段,教师要把讲台“交”给学生,让学生就学习的情况进行讲授,教师对其进行点评;课后阶段,学生可以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定期就阶段学习的情况进行复习,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采用“现代学徒制”的形式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中职会计专业要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探索技能人才的成长路径,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办学,将企业中的会计实务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特别是邀请企业人员到课堂为学生讲授企业中常遇到的会计实践业务,让学生的课堂理论学习与会计实践不脱节。同时中职学校要借鉴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式,分批次派学生深入到企业中进行会计专业的社会见习。企业要选派会计业务骨干给学生进行现场讲解,让学生有机会在学习阶段就能够亲身接触到会计实务。培养学生的企业人员同样作为教学活动的“老师”,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与训练,并对学生在企业的表现情况进行测验。在教学方面要进行产教的“融合式教学”,要从形式融合向深度融合推进。
        (四)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中职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学新形势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建立健全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有关制度,对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等工作步骤进行详细规定,并监督制度的贯彻落实;要对教师、教材、教法和课程改革的效果进行考核,建立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切实地发挥好其作用;要重视“第三方评价”的力量,让社会各界对学校会计专业教学进行评价与监督,例如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让企业会计人员对学校的教学整体情况进行针对性评价等等;再比如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畅通人才成长的科学路径。
        结语:在教学新形势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要始终秉持着创新的教学思路,注重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结合教学实际,认真探索适合本学校的教学方式,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校教学和会计实践相结合,为社会上培养和输送更多专业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宇. 会计技能竞赛对中职会计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3(01):97-98.
[2]谭丹凤. 信息化教学改革中认知信息超载的成因与对策探析——以H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为例[J]. 科技资讯. 2020(13):103-105.
[3]胥杰. 基于网络多媒体教学情境下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初探[J]. 新课程(下). 2014(1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