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实施小学生感恩励志教育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6期   作者:于黎明
[导读] 感恩励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于黎明
        山东省荣成市虎山镇中心完小  264300
        摘要:感恩励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然而在现在的社会,存在这样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各种残酷的现实竞争以及商业因素冲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思想逐渐趋于对功名利禄的追逐,而渐渐淡忘了感恩励志之情。因此重视感恩励志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感恩励志意识和良好习惯,重树传统美德,对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实现育人目标尤为重要,也很有必要。
        关键词:小学;感恩励志;教育
        一、造成感恩励志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
        1.家庭的感恩励志教育不当
        有些家庭,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从小感受的是溺爱。他们从小的生活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关心他人,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而不知回报;只知索取,不懂得奉献;只知受惠,而不知感恩励志;只有权利,没有义务。而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这样就出现了相当一部分的留守儿童,寄居于他人家里的孩子没有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或者代监管的亲人因为年龄悬殊或责任心不强,只知道在物质生活上给予关照,而缺乏与孩子的心灵沟通,使孩子缺失亲情、丧失责任,不利于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这些家庭情况都导致少年儿童不能从小养成感恩励志的意识。?
        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西方的一些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也在悄然无声中影响着中国社会,影响着青少年。现在很多的孩子根本不会体会父母的辛劳,追求奢华、虚荣。他们吃要好的、穿要名牌、出行不挤公交车,有的甚至经常出入高档消费场所。这些孩子认为让自己过上舒适的生活是父母的责任,是天经地义的。他们对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辛劳根本不放在眼里、记在心上,很少怀有感激之心。
        3.学校感恩励志教育力度不够
        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人格教育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现在许多学校对感恩励志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其内涵以及教授途径没有足够的研究,在感恩励志教育方面目标模糊,使得学校感恩励志教育无法得到有效展开。?
        二、感恩励志教育势在必行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然而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许多小学生感恩励志意识却出现缺失:在享受别人给予自己快乐时,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感恩励志意识淡漠。可是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我们都要靠感恩励志之情维持。因此,感恩励志教育对当代青少年培养很有必要。感恩励志教育应该从小抓起,所以小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培养学生感恩励志意识的措施
        1.培养感恩励志的意识
        感恩励志意识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语文、道德与法制等教材,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感恩励志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励志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通过情境再现、故事讲述、踏访遗迹、查阅资料、唤醒记忆、换位思考等途径,点拨学生知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励志宣言、感恩励志演讲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励志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励志情感,培养学生树立感恩励志意识。从个人而言,会使其心胸恬淡,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从社会而言,会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
        2.策划寓教于乐的感恩励志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蓄情
        感恩励志教育需要通过主体的参与才能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首先在既定的情境中,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感恩励志、为什么要感恩励志。因此,我们要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感恩励志教育,例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重阳节、教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感恩励志教育的主题活动。如:在母亲节、父亲节,可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卡片,在卡片上写上一句祝福语、一句感激话,感恩励志父母给予的生命,感恩励志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在端午节、重阳节,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感恩励志”为主题的节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相声、歌舞等,将文化艺术融入“感恩励志”活动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从中感悟人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节、国庆节,可创办“感恩励志”板报,让无声的墙壁显生机、展魅力,使学生直观感受感恩励志教育的魅力以及感恩励志带来的快乐,通过亲身体验的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励志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励志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3.关注现实生活的感恩励志细节,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感恩励志,实现“感恩励志”教育的知行合一
        为了让感恩励志行动看得见,摸得着,可以运用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策略,一是开展亲情观察、体验、回报活动,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父母对自己的爱,体验父母的良苦用心,让孩子用一句话向父母表示感恩励志;用一个举动为父母消除疲劳;当家一天为父母分担家务。二是开展“我为社会出份力”活动,组织学生定期打扫街道卫生,清除小广告,组织学生为灾区小朋友捐款、写信,学生从中体会到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帮助。不但锻炼自己的能力,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他人的关爱;通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会在不经意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行为模式,实现“感恩励志”教育的知行合一。
        总之,感恩励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感恩励志、知恩、报恩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培养感恩励志意识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教育新模式,是一种寻求道德观念、促进人性回归的有效途径。只要做有心人,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安彩虹.小学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体会[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2]扈秀华.小学德育渗透方法初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