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宁燕
宁夏吴忠市回民中学 宁夏吴忠 7511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的步伐进一步迈进。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现代教学更加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核心素养是现代必须要培养的,能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能力,而在如今,其培养不仅成为新课标的重要要求,在高考的考核中也有所体现。在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众参与四个方面。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将核心素养充分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必要的学科能力也成为所有一线政治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政治;文化自信;策略
引言
作为高中政治课程,更应该意识到在高中生文化自信中的重要使命,然后结合政治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引导文化自信培育步入到更加纵深的状态。为此,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上,教师有意识的将我国文化自信方面的内容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中,更是符合当前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需要。教师不妨将我国文化自信方面的内容运用于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储备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此达成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1、重塑文化自信教学目标,确定文化自信基调
课堂教学目标是引领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向,教师要达成文化自信方面的课堂教学目标,就需要在课前做好大量的文化自信方面的教学素材,让课堂教学环节凸显文化韵味。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目标在设定的过程中,如果可以将文化自信版块有效渗透进去,就可以确保后续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慢慢的向文化自信教育的方向进展,这样就可以奠定文化自信教育的基调。在此环节需要关注的问题有:关注文化知识,拓展文化知识接触面,引导学生进入到更加多元化的文化格局或者情境中去。
例如,以高二必修三“文化的继承和文化的发展”为例,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是:使得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理解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规律,并且从文化持续发展的角度,认为自己需要在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中扮演角色或者发挥效能。很明显这是文化认知提升到一定阶段,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问题产生了思考,这是知识内化的具体体现。
2、开展辩论活动,培养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其要求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思考和解决问题。而这不仅需要教师在哲学模块认真教学,也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应用的情境。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联系、发展、矛盾的角度看待世界,认识问题,对于学生全面地认识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如今,活动式课堂取代讲解式课堂成为最主要的课堂形式。而在中小学所开展的活动之中,辩论活动对学生辩证法的运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经济与社会”这一模块的导入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开展以“钱是/不是万恶之源”为主题的辩论活动。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支持的观点,适当调整座位,将观点相同的学生安排在较为接近的地方,以让学生能积极讨论。
2、注重爱国教育,培养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而在中国,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相当重要。受近代长期以来中国落后现状的影响,很多人或多或少地有着“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想法,对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制度大肆否定。但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这与中国的制度、文化是分不开的。在现代,每个学生都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爱国素养也相当重要。而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利用各种方法积极展现中国获得的成就,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自豪之情,切实培养学生政治认同这一素养。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推荐关于讲述中国成就的纪录片。如教师可以利用线上社交媒体向学生发送《这就是中国》这一纪录片的链接。这一纪录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讲述了中国发展的成就。其中,从纵向方面而言,其从改革开放开始,讲解了中国四十多年发展的成就;而就横向方面而言,其通过中国与印度、越南乃至美国、英国等数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对比,讲述中国的优点和缺点。
3、通过实践深化知识掌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践练习的机会,能够帮助其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实践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为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在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留出课堂实践的时间与机会,能够帮助其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政治知识与答题技巧,有效推动学生政治素养的增强。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得到不断提升,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中的练习,帮助学生夯实课堂知识,方便学生课下的复习总结。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目的,推动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对“政治生活”中的“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一课进行教学时,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混淆理论概念以及模糊边界的情况,比如错误地认为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基本权利就是公民具有决策权,或者将村委会和居委会作为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等。这种比较细节的知识点认知上的错误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及时地体现出来,但是会反映到试卷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策略都能够带来理想中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但是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发展注定教学策略还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呈现多元化。因此,作为高中政治教师的我们,要始终让自身的教学思想融合于所处的时代当中,创建出更多类似于导入合理问题、联系实际生活、加强师生互动、开展合作学习等有效的教学策略,绽放出精彩的高中政治课堂,实现最大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钱敏华.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14).
[2]苑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J].华夏教师,2019(25).
[3]张敬文.《文化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研究[J].理论观察,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