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
重庆市开州区和谦镇中心小学 405400
摘要:小组合作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行业,对教育教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小组合作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首先要按照合理的标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之后给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此外,在合作学习完成之后,还要引导不同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在评价中互相学习,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本文即针对小组合作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合理划分
在学生的固有认知中,语文课堂的学习模式一般都是认真听讲教师的讲解,被动获取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也习惯了这种学习方式,在课堂的学习中不愿意主动探究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在短期内看到效果,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在现代化的课堂中,语文教师可以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给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不断的合作中收获知识,得到成长,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思维和能力,对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合理划分合作小组
有不少教师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应用了小组合作教学法,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甚至还有不如之前。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在划分合作小组成员的时候没有按照合理的原则划分,将学优生和学困生分别分到小组中,加剧了学生之间的差距。对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要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要掌握不同学生的性格。在此基础上合理划分小组的成员,将学优生、学困生和性格相反的学生分配到同一个小组中,让各不相同的学生在小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为小组合作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例如,以《邓稼先》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特点,之后按照合理的标准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各行各业涌现了很多英雄人物,邓稼先就是其中一位,下面请大家通过阅读来了解一下他的事迹吧。”我先让学生独自阅读文章,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走下讲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对学生的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学生完成阅读之后,我让学生讲述自己的阅读感悟,在倾听学生讲述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我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将学生合理划分成学习小组。这样,通过在课堂中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能力,按照合理的标准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为小组合作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教师鼓励学生合作
由于学生长时间在以往封闭的环境中学习,习惯了在教师讲解完之后独立思考,使得很多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初很不适应,即便教师按照科学、合理的标准将学生分好组之后,部分还是很抗拒合作学习的模式,使得小组合作教学法对语文教学的帮助作用大打折扣。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引起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性。
例如,以《最后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大家经历了小学毕业,想必对小学的最后一课记忆犹新,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看看最后一课对他意味着什么吧,请大家合作完成阅读。”我把课堂的时间留给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但是部分不适应新的学习模式,很少参与小组讨论。对此,我深入到小组中间,鼓励不愿意合作的学生尝试参与小组讨论,在我的带动下,这些学生都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这样,通过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鼓励,保证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制定明确合作目标
语文学习小组中的学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热爱学习,而有的学生则十分抗拒学习,部分不爱学习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中闲聊,影响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对此,为了保证小组中的学生能够专心于学习,语文教师可以给小组制定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在学习任务的压力下促使学生投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此外,合作学习目标的制定也给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避免了不必要时间的浪费,有效提升了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例如,以《台阶》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合作学习目标,使学生专心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台阶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却有特殊的含义,那么请大家合作思考一下,台阶对于文中的父亲意味着什么吧。”我给学生制定好了合作学习的目标,促使小组中的学生都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同时,问题也给学生的学习指出了方向,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通过在课堂中给学生制定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过程中,提升了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四、提供均等展示机会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大部分时间都被教师占据,留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很少,一般都是教师提出问题之后,教师提问或者学生举手回答,而回答问题的学生大都是学习较好的,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没有展示的机会。在应用小组合作教学之后,学生在小组中各司其职,每个人展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可以在小组其他成员的帮助下掌握知识,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积极。
例如,以《陋室铭》为例,应用小组合作可以给学生提供均等的展示机会。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他的文章,请大家合作完成学习吧。”在我讲完之后,小组中的学生分配好各自的任务,有的负责粗略翻译,有的负责研究有争议的句子,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尽情展示自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语文教学的开展大有裨益。
五、开展科学合作评价
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学习之后,就认为是完成了全部的学习任务,那这样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是起不到推动作用的。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合作学习之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评价,指出其它小组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不同的小组在了解自己小组不足之处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其它小组的长处,不断完善小组合作的模式,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对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
例如,以《黄河颂》为例,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合作学习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评价。在课堂中,我对学生说:“同学们,经过合作学习大家都掌握了这部分的内容,那么各个小组互相评价一下吧。”每个小组轮流发言,对其它小组进行评价,而在其它小组评价自己小组的时候也认真聆听,经过总结和分析,各个小组都知晓了自己的小组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完善了小组合作机制。
总之,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应用是大势所趋,语文教师也要积极转变心态,将小组合作合理应用到语文的课堂中,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参开文献:
[1]张喆.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38):165+197.
[2]涂磊.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2016(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