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萍
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
摘要: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关键阶段,一棵树苗是否能够茁壮成长,离不开学生的培育。在所有的学科教学中,道德与法治的培育是学生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和行为标准,因此和小学生德育的渗透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采用微型游戏有利于对知识化繁为简,提高知识的趣味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德育;渗透
一、引言
在当前的教育现状,老师对于学生的教育更加侧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德育和法治教学的开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样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及在社会上的生存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因此老师在小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是相当重要的,在教学的开展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具体的教学中,还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与策略。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对党和国家基本政策的了解渗透
我国自古就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法必究的法律信条,凡是生活在我国,作为我国的公民生活行为的标准都要以法律为红绿灯边界。因此,在小学教育中积极的开展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从小对学生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邓小平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同样普法也要从娃娃抓起,等到学生由一定的主流思想再去纠偏就显得尤为困难,甚至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最早的人民法典,<<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新法典的正式投入使用,我们都是故事中的小明。从小让学生有一个法治与道德的观念,会让学生更好的懂得自我约束,了解到如果触犯法律的危害,以及依法行事的重要性。对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第一步,会从基本的常识性的场合、社交礼仪以及老幼尊卑这些知识进行自我规范对小学生放学、上课以及在社会上基本的行为活动都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有利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渗透
小学生是空白的一张纸,他们对生活的认知都需要经过老师的塑造,当前社交软件信息良莠不齐。在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对于道德和法治知识的普及和灌输,可以让学生树立基本的道德观念,从而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能更好的应对未来的生活挑战,为人生起到良好的德育基础。
(三)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个具备良好语言习惯和行为举止的小学生,是受人尊重的。在当前的教育目标中,更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力开展德育法治学科,能能更好的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微型游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一)微型游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认知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是一个润物细无声,更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小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多数喜欢趣味好玩的,他们排斥的是说教授课的方式。因此在小学生的教学开展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采用学生喜欢的游戏、电子媒体等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从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想知道问题后面的答案。到底是为什么,只有学生脑子理由十万个为什么?那这样的课一定是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因此,在教学中因此,在对小学生大力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将对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小学生还处于对动画感兴趣的阶段,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多从网上搜查一些有趣味性的事例。辅助教学,或者多媒体的力量,找到益智微型游戏,使得学生和老师都能轻松的度过一堂有趣的课。[1]另外,对小学生进行基本的道德和法治学科而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自身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同时加上老师给予适当的知识的普及。学生在对于学科知识学习的途中,老师需要创造出全新的教学思路,对学生而言,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已经在成长中的知识需求,因此老师需要通过专业知识生活化,简单化教学,让学生知道法治与道德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举例: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对法治和道德讲课中,可以运用微型游戏的形式孔融让梨的故事,让4-5个同学坐在一起,由一位同学决定自己愿意把梨子让给谁吃,同时由另外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苹果让给同学吃,以此类推,大家都带了不同的水果,进行交换。这样每位同学既能吃到水果,也能让老师更多的延伸出,在日常行为习惯中,小学生更要尊老爱幼,要培养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要懂得将自己的食物分享与他人。分享是礼让都是一种美德,要想成为一个德才兼修的社会型人才,就需要输出正确的价值观。
(二)微型游戏有助于加强合作与友谊的建立
在与老师关系的建立教学关系相比,学生更喜欢和学生进行交流,玩耍。找到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契机,让学生彼此之间加强交流互动,进行知识的探析,会是高效课堂最佳选择。比如:在彼此对知识的分析和探讨中,会有多位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谊,也有利于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这样的课堂也是老师和学生教学互动,较为轻松的一种方式。比如在进行部编版教材,小学一年级,教学的过程中,对《我们爱整洁》这个主题,可以采用家庭成员大扫除的方式,分别扮演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庭成员。这样温馨的游戏环境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友谊。[2]
总结:
在小学生的行为活动中,对老师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进行研究是推动小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前提,因此,需要教师不断的加强对自身的素质建设,提高小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凯娜.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71.
[2]黄庭香.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