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古丽米热·艾散
[导读]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培育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发展需要满足的基本载体。
        古丽米热·艾散
        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喀拉苏乡中学   新疆喀什   844000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培育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发展需要满足的基本载体。然而,由于很多源自道德、法律领域的知识普遍比较抽象,且与学生生活现实关联比较紧密。以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因为理解不深入、体验不充分、感知不到位而陷入认知困境,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也难以保证。而互动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融合与渗透,则可以为师生、生生、生本交互提供铺垫,使学生在多边、高效、深入互动中充分理解不同教学内容的内涵,获得认知需要的满足与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且,随着学生互动机会的增多,其在思想、认识、情感领域的交流也会更加充分,更利于对学生健全人格与完备意识的培育。因此,教师在落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指导时,应加强对互动教学的融合与渗透,并切实构建多元化、丰富性、宽泛式互动生态,促使学生在积极互动、合作交流、深度研讨、多边探究中获得核心素养的塑造,以达到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目的。使互动教学为课堂效能提升而服务,让学生在互动教学中更好提升发展自己。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是以学生、教师之间的一对一、一对多交互为主的教学策略,其旨在借助互动作用的发挥,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自己思想认识,交流自身情感体验,分享自身认知需要的机会,让学生在与教材会话、与同学交流、与教师对话中更好领悟教学内涵,获得认知能力的提升与发展需要的满足。同时,互动教学切实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师生之间的地位更加平等,让学生由教学活动的接受者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调动,认知能力的提升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源自学生认知领域的诸多困惑、问题、不足等也会因为师生交互的更加充分而得到有效化解,更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与发展需要的满足。因此,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措施融合、教学路径延展时,应加强对各类互动资源、素材、案例、热点等开掘与借助,设计出更为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互动活动,并组织学生在互动中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来确保教学效能的提升。
        一、围绕教学目标,科学设计互动活动
        精准且有效的教学目标,是确保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的关键,更是互动教学实施的有效指导。因此,教师在设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时,应充分关联不同学生的认知需要,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本着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设计辅助性互动活动。为师生平等、有效、充分对话提供铺垫,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在精细化、精准性教学目标引领下的教学互动构建中,教师还需要充分考量其必要性与现实性,以通过对互动教学的渗透,来促进学生的认知迁移,让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真正为学生认知发展而服务。例如,在开展“共享发展机遇”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对中国谋求自身发展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关系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自主阐述中国谋求自身发展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以实现对学生开放态度和全球意识的培养。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即时引入有关“一带一路”的成果剪辑,组织学生进行探究。随后设问:中国倡导“一带一路”,一直坚持什么理念?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是怎样的关系?中国的发展能给世界带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行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研讨,使学生真正理解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以强化对学生全球化意识的培养,在互动教学中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创设教学情境,适时营造互动氛围
        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思维比较活跃,且个性特质很强。而互动教学的应用,则切实满足了不同学生个人夙愿的释放。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对互动情境的创设,来促进师生、生生多边互动,进而在宽松、和谐、欢悦的认识视域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至教学内涵的探究与感知,来强化教学效能。

同时,在平等性、多元化、丰富性互动情境的驱使下,学生的认知潜能势必会得到充分激活,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也会获得充分发展,源自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领域的诸多问题、困惑自会慢慢得到充分化解。例如,在开展“做更好的自己”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材料引导的方式,来设计互动教学,让学生在典型材料的辅助下进行互动,在互动中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具体材料为:(1)进入初中的小明,因为身材偏小、稍胖,想参与学校举行的1000米长跑项目运动会比赛,又不敢报名,害怕同学嘲笑他。设问:你认为小明应该怎样对待?(2)进入八年级后,随着小明写作文水平的提高,其参加了全校国庆作文比赛获一等奖。设问:你认为自己的优点有哪些方面?(3)高中毕业后,小明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一家大型银行工作。设问:你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借助这一系列材料的引导,来组织学生进行互动、研讨、探究,以强化对学生正视自己现状,欣赏自身优点,尽力使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意识培养。
        三、借助辅助案例,切实拓宽互动路径
        可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领域借助的代表性、丰富性教学案例较多,其可以从不同层面来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并使学生在案例的引领下,积极参与至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与探究。既拓宽了教学路径,又促进了学生认知发展。而且,由于不同案例的内涵不同,以对于学生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等领域的引导与感召作用也会出现差异。因此,为了切实促进互动教学的实施与开展,教师应加强对辅助教学案例的借助,并以案例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由其他同学予以解答、分析,再由教师进行点拨。以通过案例引领下的互动教学的落实,来拓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路径,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例如,在开展《珍视生命》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案例:一名初中生和父母吵架离家出走,后来失踪,经过派出所的调查和热心市民的寻找,两天后在学校不远处的河中发现其遗体。结合这一案例,组织学生探究:这名初中生的做法是否正确?并引入开放式话题: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愉快”、“不开心”的事件,应如何处理?让学生结合案例进行互动,在互动中发表自自己的想法与看法,以培养学生正确应对人生挫折、逆境的意识,来拓宽教学路径,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
        四、结论
        总之,新课改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则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并让学生在多边、高效、深入互动中更好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来获得认知夙愿的释放。而且,随着互动教学作用的发挥,源自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领域的很多问题也会得到充分化解,预期教学效果自会更为理想。因此,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科学特性,教师在落实教学指导时,应加强对互动教学的应用与践行,并切实构建互动生态、科学设定互动活动、积极落实互动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互动、交流、协作、分享的机会,让学生在互动中开展对不同教学内容的学习,来实现对学生认知潜能的开掘。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互动教学作用的发挥,不同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也会得到充分弥补,学生也更喜欢在彼此之间的思想交融、相互之间的情感碰撞中来领域道德与法治之内涵,其核心素养的塑造自会得到保证。除此之外,随着互动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积极性、存在感势必会得到切实强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方式、手段、途径也将更为宽泛、多元、丰富,课堂教学效能必将得到充分保证,更利于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完备意识的培育。
参考文献:
        [1]赵冬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刍议[J].情感读本,2020(02):17.
        [2]邹小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互动教学模式分析[J].新课程,2020(02):144-145.
        [3]陈寿七.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2020(01):40.
        [4]刘玉华.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J].中华少年,2019(34):197+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