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科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九中学 山东省青岛市 266071
摘要:在中学教育当中,素质教育属于主要内容,审美教育则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日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既能够舒缓学生学习压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相比较而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较为多样,开展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习与音乐相关的基础知识,可提高对音乐的兴趣,并在欣赏音乐与演唱音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为今后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学教育;音乐教育;审美能力
一、中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价值
(一)增强学生感悟能力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审美思维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关注学生审美思维能力的发展,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音乐作品当中所蕴含的意境,与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关联,同时也与创作者的情感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在平日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角色,带领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作品,既能够增强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
(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为满足学生今后全面发展的需求,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属于一项重要内容。音乐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学生在高雅艺术的熏陶下,更能够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各方面素质能力也能够得到大幅提升。因此,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心灵与情感能够得到升华,在日常生活当中感受各种各样的美,加深对美好事物的理解。
二、现阶段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尚未重视音乐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视,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不仅要为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受多元因素的影响,重视程度与社会期望之间依旧存在一定差距。在部分中学当中,音乐课程并没有教学大纲,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相关因素的存在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甚至将音乐作为一门副课。另外,因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没有在思想层面上重视音乐这门学科,直接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受多元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影响教育质量。在部分教师与学生的潜意识当中,认为提高文化课程成绩才是关键,音乐教学并不重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缺乏度音乐的认知,难以有效开发学生的音乐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逐渐忽略音乐这门学科存在的价值,中学阶段的所开展的音乐课程,逐渐成为主课之后的消遣,音乐存在的作用与价值难以得到凸显,无法满足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
三、中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音乐课堂互动
受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习惯性将课堂讲授作为主要内容,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尽管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音乐知识技能,但是学生学习的灵活性较差,直接阻碍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另外,这样的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个显著的弊端,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互动,学生容易产生惰性思维,教师难以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音乐美与探究音乐美。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增强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愿意主动学习与探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更加深入感知音乐美。
(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抽象性是其中涉及到的的重要内容,音乐教材当中所包含的素材,与学生日常所倾听的流行音乐作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学生对生活与音乐的感知十分有限,是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学生缺乏丰富的经历与感受,难以深刻感悟经典作品当中所表达与传递的音乐美。为使学生切实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增强学生音乐感受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教师可选择直观的情景教学法,根据音乐作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情景,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体会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在情感。
(三)保证音乐作品质量
为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优秀的音乐作品是最佳的载体,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学阶段的学生在选择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因自身缺乏良好的分辨能力,过于注重节奏而忽略情感内涵的表达,直接影响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带领学生选择高质量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作品鉴赏能力与欣赏能力,将音乐作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互结合,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音乐教育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属于一项重要方法。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迅速接受知识与发展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所开展的音乐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完善的人格,提高学生的修养水平,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将音乐学科的审美教育优势充分凸显出来,学生深刻感知美与领悟美,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基于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A]. 罗晶,刘伟,罗健仪,张伟丽,木合亚提·木扎哈力.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C]. 2018
[2].中学音乐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思考[A]. 戴亚芳,金波,王桂梅,刘喜芝,胡定敏.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 2017
[3].浅谈小器乐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运用陶笛进行音乐教学有感”[A]. 唐莉.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长沙会场)论文集(一)[C]. 2020
作者简介:张新科(1997-09-28),男,汉族,籍贯: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二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