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
绵竹市汉旺温州加园栋梁中学
摘要:在民族文化组成中民间美术是重要构成要素,民间美术整体内涵相对丰富。当前积极学习民间美术有助于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热爱文明的信念,便于集中开发学生个人思维能力。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与民间美术有效结合,能全面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整合更多美的元素。
关键词:初中美术;民间美术;结合措施
当前美术组成要素较多,其中主要包含雕塑、绘画、工艺技术、建筑等。民间美术在我国发展历史较为悠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要素。从日常教学现状中能得出,学校对初中美术重视度不足,当前要注重集中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扩大民间美术在美术教学中的比重,让同学们感受到美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一、通过多形式展示民间艺术,全面激发民间美术情感
在民间美术中蕴含着诸多审美成分,其自身文化内涵是诸多艺术种类不能有效比拟的。民间美术中能传递出千百年来劳动人民自身的勤劳、善良、乐观、智慧等品格。从民间美术发展现状中能得出,其发展过程蕴藏着我国基层劳动人民的悲喜。通过将此部分精神内涵集中整合到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有助于促使学生个人历史责任感有效激发。民间美术在长期创新发展中与诸多艺术领域之间联系紧密,与绘画、设计、音乐、舞蹈等领域均有诸多联系。如过年时张贴的门神、川剧的脸谱,包括糖画的制作,这些民间技艺都与美术息息相关。从实践活动中能得出,在教学中要注重选取与多个学科相贯通的教学方式,能获取较高的学习成效[1]。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整合多媒体技术运用向学生集中展示艺术不同表现方面,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民间艺术形成发展历史、发展现状等,让学生掌握民间艺术发展中包含的思想感情。通过多媒体生动化表现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特色,激发学生美术情感,锻炼学生综合艺术鉴赏能力。比如在绵竹年画制作中,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绵竹年画创作过程,分析其中包含的文化元素,强化学生对民间艺术的深刻感悟。
二、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进行选择与补充
民间美术主要是立足于本土发展环境,所以其整体发展要全面适应民间民俗习惯,能重点突出区域文化特色。当前要注重对各个地区文化特色集中整合,深入挖掘更多优秀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现状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能深入到自身生活中,在掌握区域社会元素与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对原有的美术教育观念集中更新。深入挖掘更多鲜活的美术元素,促使艺术性元素与生活要素能紧密结合,在生活中感受更多艺术成分。
在初中美术教学与民间美术结合中,可以引入绵竹年画。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具备浓厚民族特征、地方特色。绵竹年画追求构图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且统一。
在色彩表现方面选取对比手法,色彩单纯且艳丽,能表现出相对热烈的艺术表现效果。线条中更注重追求流畅度,突出刚柔结合、疏密有度,节奏感鲜明。在内容表现中,涉及到的品类较多。主要有戏曲故事、历史人物、民风民俗、花鸟鱼虫等。在表现形式中,有木版桃色、完全绘制、绘印结合三类,在表现技法中主要是汲取了传统建筑装饰彩绘、工笔重彩画表现方式,对比和谐且强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民间艺术表现特点,能创新继承民俗文化,激发学生对艺术的追求。在学习中掌握年画表现手法,对基础的调色技法合理运用。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完整年画制作过程,主要是通过画师起稿、刻版师雕刻、再印刷到纸上描绘。线条主要是起到轮廓线作用,相关彩绘艺人要通过规范化程序进行施彩,在染料色应用中补充矿物质色。而后让学生在实践中对各类色彩进行运用,在手绘色彩对比中感受年画用色、用纸、用笔独特性,突出年画鲜明的地方特色。
三、通过多路径培育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注重规范化开展录像拍摄、照片收集、资料整理等,集中整合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在学生参与民间美术元素挖掘中,要注重强化民间美术元素深入理解。民间美术教学主要是突出视觉教学主体地位,当前要注重对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应用,提升教学成效。比如在美术教学中应用录像播放民间美术制作过程,其生动性、精确性较为明显。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能参与其中,有助于提升教学活动条理性、直观性、客观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规范化组织生态游方式,将美术课堂教学活动有效迁移到野外环境中。在学生游玩过程中能感受到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美感,教师要注重在实地展开美术资料收集与写生,记录亲身体验。其次,还要注重对学生研究民间美术的积极性进行培育,全面突出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综合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突出讲练结合,最大程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空间。民间美术着重表现特点就是可操作性,当前各类美术作品通过相应的工艺手段加工之后能转变为视觉表现力突出的艺术品。多数民间艺术作品较为质朴、简易,多数学生在诸多情况中具备操作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主要是加深学生学习理解,实现预期目标。
四、开展专题讲座,补充系统化的理论知识
在美术学习中,鉴赏课占据较大比重。鉴赏课主要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在思考、感悟基础上强化民间美术的认知。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人情,其中也建立了极具特色的艺术种类。在美术鉴赏中,要注重分析各类作品基本类型,掌握作品基本特征,获取更多民间美术的知识。在民间美术作品创作中,诸多题材是源于生活。基层劳动人民生活热烈且丰富,各类作品能传递出热烈、夸张等不同造型,通过对各项要素集中整合,便于锻炼学生作品鉴赏能力[2]。
结语:
综合上述,在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要注重融入民间美术要素,民间美术地位在不断提升。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相关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管理部门要提高重视度,注重因材施教,对教学活动集中创新,全面提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思源.民间美术作品欣赏与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结合应用思考[J].神州,2020(6):159.
[2]吴海波.浅谈如何实现初中美术教学与民间美术的结合[J].中国新通信,2020,22(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