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义龙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235000
摘要:辅导员在大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这就要求辅导员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以高度的责任心获得学生的信任,工作方法因时而变,提升自身水平和技能,更好地服务师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基于此,以下对微文化视角的高校辅导员政治思想工作能力提升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文化视角;高校辅导员政治思想工作;能力提升策略
引言
辅导员在大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这就要求辅导员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以高度的责任心获得学生的信任,工作方法因时而变,提升自身水平和技能,更好地服务师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与思政课结合的现实意义
思政教育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由于“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存在偏差,对思政课程不重视,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上,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不能很好地将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相结合,而辅导员参与到思政课程讲授中,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们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第一线,无论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还是学生的实践生活,都有他们参与的身影,他们对学生的了解更贴近实际、更贴近生活、更贴近思想。作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大部分辅导员年轻有活力、有思想、有干劲,他们承担思政课教学,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把课堂育人与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结合起来,更加有利于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及教学效果。
二、基于微文化视角的高校辅导员政治思想工作能力提升策略
(一)增强管理机制可操作性
1.“群体动力”
理论创始人考卡夫曾指出:“当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工作时,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互勉、互助、互爱。”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适当增加一些科技娱乐等校园文化设施,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还能体验多彩的文化活动。
2.开拓多元渠道,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新媒体宣传阵地建设也成为高校的侧重点,拓展工作空间和途径,传递各类信息动态,做好学习、生活服务,更做好思想服务。教师通过微信群、QQ群、微博等媒体软件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加强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加强舆论引导力度,帮助学生认识网络这把双刃剑,创建良好的网络空间和舆论环境,传播正能量。
3.坚持人性化管理
部分大学生自控力不足,虽然强调以学生为本,却不能放纵他们的不当行为。因此,应坚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之自律。注意知、行、信相结合,耐心指导的同时也要用制度严格规范。
4.总结出一套灵活的教育方法
辅导员应用宽容的心态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个体差异性,拒绝有色眼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以文化科研建设为支撑点,以赛促学;鼓励学生参加寒暑期社会实践,自主创业等课外活动,走出校园与社会接轨,积累社会实践经验,为自己今后的职业规划做好准备。
(二)学校顶层设计,建立保障机制
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辅导员讲思政课是新形势、新常态的需要。
将辅导员从海量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静心研究一门学问,是对辅导员工作的拓展,需要辅导员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学管理、课程设置、费用清算等工作,涉及人事、组织、经费、学工等多个部门的协调沟通,在学校没有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和推动这项工作的前进,因此,需要从学校党委决策的层面来进行统筹协调,建立长效的机制来进行保障和规范。要在学校党政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由思政教学单位、人事组织单位和学工责任领导共同商议制定相关政策,人事组织部门从辅导员职称晋升、职务评定、绩效工资等方面出发,学工部门从辅导员的考核方面考虑,教务部门、马克思学院从教学的安排和引导方面统筹,将辅导员的评先评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劳务报酬、绩效工资与奖金奖励紧密挂钩,通过制度约束、利益保障、政策鼓励、绿色通道等方式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三)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实践生活战略
大学期间,有众多组织及团体。班集体便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班级中的每个人团结合作,积极发展都关乎自己班级利益及量化成绩。可以说,班级是由一个个小小的个体组成的大集体。在集体中,少不了的便是合作、团结、奋斗,只有每个学生劲儿往一处使,才能造就更美好的班集体。如若在集体中,学生不懂得团结合作,不懂得相互帮助,定会导致班级松散,就会出现这样、那样一系列的问题。因而,这就需要辅导员积极将思政教育方针引入学生的实践生活中去,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带动学生培养集体凝聚力,更好地营造文明、和谐的班集体,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团体。大学期间,宿舍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地方,大学宿舍一般由4、6、8个人组成,在宿舍中,是性格不一的舍友,这就要求大家相互包容、相互理解,与宿舍好友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培养宿舍感情,友谊一步步建立,不要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而破坏了宿舍成员的和气,这样对他人、对自己都毫无益处。除两者之外,大学阶段有众多小组织,例如,社团、学习部、社联、纪检部、生活部等,这些都是一个个小的集体,这就需要融入思政教育,为大学生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四)明确了解教育节奏,抓住最佳教学机会
高校辅导员属于思政教育的一线工作者,不可避免与学生产生交集和接触,高校辅导员要把握住这一时机,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沟通,从而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和思想状况。辅导员在校内开展与学生日常工作相关的实践活动,在设计活动内容时应将学生实际情况与思想政治相关的内容融入其中,做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在多元化的思政实践活动中向学生逐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日常工作,抓住每一个教学机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升学生个人素养。比如高校辅导员在进行迎接新生入校的欢迎晚会、安排新生接受军训、帮扶贫困学生等工作内容时,要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选取不同的解决办法,进行针对性处理解决,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协调好高校日常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按照制度要求完成工作内容,进而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结束语
面对中国之大背景,大学生应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夯实综合素质基础,这就要求在大学生改革教育事业中,辅导员应积极把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管理之中,展现大学生新风貌、新姿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祖国更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项目:2019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基于微文化视角的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体系构建与提升策略(2019szjy175)
参考文献
[1]丁洁琼.探究微文化背景下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J].知识文库,2020(07):149-150.
[2]鱼璐.“微文化”时代下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28):133-135+140.
[3]齐素.“微文化”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影响[J].智库时代,2019(27):125-126.
[4]张萍萍.微文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探析[J].国际公关,2019(06):82+84.
[5]申婧.微文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