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6期   作者:高娜
[导读] 独立思考能力是小学生一项重要的能力,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但长期以来这一教学目标并未实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都需要认真做好教学反思。
        高娜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第三小学  718500
        摘要:独立思考能力是小学生一项重要的能力,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但长期以来这一教学目标并未实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都需要认真做好教学反思。本文结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所做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和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策略
        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借助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能有效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为了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活动的现状,借助对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教学活动开展必要性的分析来加深认识,积极采取措施改进和优化教学活动。
        一、独立思考能力教学活动开展必要性分析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普遍较小,因此他们特别喜欢利用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展开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探索。数学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点具有逻辑性强的特点,所以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培养和提升。在目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来开展课堂教学,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也能为学生今后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对此问题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帮助学生分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快速提升自己
        正是由于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以及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非常现实的必要性。
        二、当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陷入了教学极端,大多数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成绩而开展的应试教育,这对当前数学教学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受考试的束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会限制学生积极利用独立思考来探索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师大多会要求学生使用自己推荐的数学教学方法。所以这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如果这一现状无法得到改变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目标很难实现。
        三、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能是力的方法。
        1、以学生为本来做好教学设计
        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离不开教师教学活动的引导,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以考试为主导的教学设计理念,要以学生为本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教师要紧紧围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来开展课堂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在平时要认真研究班级学生的特点,了解每个层次学生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目标来组织教学课件,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教师要特别注意激发出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内在动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以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章节为例,为了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积极利用教学道具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充分观察教学道具的前提下理解和认识分数这一知识点并借助道具,根据自己的理解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由于这项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本来开展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2、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游戏活动
        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借助趣味游戏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认识,是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充分思考教材中的知识点,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节的知识点为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迷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教材中的知识点是学生能够借助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来全面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教师就可以积极在课堂上利用小木棒或围棋子等道具来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题目“11-4=?”,让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教学道具来加强认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不同方式来展开对题目的探索,学生可以借助自己的思考先数11个小木棒或围棋子,然后再从其中减掉4个数一下剩下的数量,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11变成10和1两部分,先用10减去4,然后再将剩余的相加,部分学生借助对题目的研究和思考还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先数4个小木棒或棋子,然后逐个增加直到11个为止,数一下一共增加了多少个也能计算出答案。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就能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能力。
        结束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教师要认真反思当前教学活动存在的不足,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做好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教材中的知识点。
        参考文献
        [1]史纪玲.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187-188.
        [2]王英.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分析[J].智力,2020(32):72-73.
        [3]彭较春.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分析[J].中华少年,2020(14):34+37.
        [4]王金凤.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0(07):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