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6期   作者:次仁志玛
[导读] 义务教育初级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获得在未来社会生活和学习中必要的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让学生认识数学了解数学
        次仁志玛
        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索多西乡第一小学 西藏昌都市 854000
        摘要:义务教育初级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获得在未来社会生活和学习中必要的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让学生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数学认知情感,体会数学对社会生活和学习的存在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的精神。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对数学学习的感情培养不深,与实际生活脱离,将数学学科应试化。就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针对问题进一步探索教师教学效率提高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策略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逐渐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并开始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找到更为合适的方法开展教学,以此提高教学的质量,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为此,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出发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新型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目标设置不科学
        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为了充分促进教育发展,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找到更为高效的方法开展教学。因为我国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所以很多教师都会从传统教育理念出发开展教学,这非常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但是很多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忽视了小学生当前的能力,导致整个教学过程难度较高,无法保证学生投入到课堂当中来,非常不利于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保证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但是,想要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不仅要充分了解小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态度,还要了解学生当前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教师对这些问题了解不够充分,就会严重影响他们对于教学内容的判断,不利于教学开展。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使用,过于单一的教学方法会导致课堂氛围过于无趣,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1]。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巧设问题情境,科学引导
        在当前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师逐渐认识到情境创设不仅能够改善课堂氛围,还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为此教师可以利用此种方法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以此设计符合小学生学习情况的情境。
        例如:教师在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故事设计情境。如:现在又一块蛋糕,两个人一起吃,怎样才能感觉比较公平呢,大家知不知道用数学知识应该怎样表示呢?教师设计的这种问题,能够很快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情境,所以学生很快便能回答出答案,“每人一半”。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如何用数学知识表达,此种情况下教师再将新知识引入进来。在此种情况下,学生会更为积极地投入其中,并带着自己的疑问进行学习,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数学课堂发展。
(二)丰富教学方法,改善氛围
        课堂中的教学氛围直接影响着之后教育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利用新型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的乐趣,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新型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改善课堂氛围的同时,也要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了解发现当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对《认识时间》这一部分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相应的教学。认识时间是数学教学中非常基本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如果只是向学生展示钟表图片并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认识时间,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性格比较活泼,平时喜欢动画片。教师就可以截取动画片中的一些片段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相关视频认识对应的时间。在此种背景下学生会发现数学教学中的乐趣,并积极投入其中。当学生充分掌握了相关知识,教师再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好的成就感,还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2]。
(三)加强操作教学,增加互动
        经了解我们会发现,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他们很难理解数学中较为抽象的一些问题。为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强操作教学,让学生从更为直观的角度了解其中的含义,以此促进教育工作的开展。在以往的教学中,因为小学生对教师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所以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此种情况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造成影响。所以,教师在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时,需要将这一因素考虑进去,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例如:教师在对《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部分进行教学时,便可以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如在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5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图片,第一张图片中有一只小鸭子,第二张图片中有三只小鸭子,以此类推第五张图片中有五只小鸭子,并在每张图片的右上角标出对应的数字。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数字,在认识过程中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比如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交流,“哪位同学可以说出第三张图片中有几只鸭子呢?大家认不认识3呢?”学生会积极的回答其中的问题,并且能够有效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对加减法这一部分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从较为基础的部分出发。比如利用故事设计一些情境。“一只小鸭子在河里游泳,隔了一段时间又游来一只,现在河里有多少只?”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此类问题进行思考,并列出相应的算式1+1=()。通过此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从更为直观的角度了解加减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3]。
(四)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效率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会非常重视学生的成绩,所以在教学时会比较严肃。教师的这种态度会给学生带来较强的压迫感,从而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当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时,他们就无法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还会严重影响教学效率。为此,教师想要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将此重视起来,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学科。
        例如: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要只将重心放到知识教学上,要多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会发现,很多学生会存在“低谷期”,这个阶段他们会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为此,教师要多和学生谈心,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改变他们对于教师的看法。当学生喜欢上教师后,他们也会喜欢上这门学科,并愿意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想要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充分了解当前的教学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从问题出发改变教学方法。另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从这一角度出发利用新型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以此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鲍宗付.提高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6):37-38.
[2]王而立.增强趣味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6):55-56.
[3]王东华.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1(02):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