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红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双语幼儿园 033300
摘要: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在我国的学前教育中逐渐形成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家长和老师重视幼儿园学生的数学启蒙,但幼儿园学生年龄较小,还处于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阶段,相较年龄较大的学生来说对于数学的认知能力还较差,所以老师需要针对这样的问题优化幼儿园阶段的数学教学模式。而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引入正好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游戏化教学模式的运用进行探究来帮助于幼儿园学生从小产生深刻的数学认知能力。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幼儿园;数学教育;运用研究
我国教育不断展开改革发展,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在改革中得到提高。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园的学生还处于天真烂漫的玩耍阶段,游戏在学生的成长阶段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游戏的过程,能让学生学习到一种经验,游戏中的经验可以让学生带入到学习生活中进行思考,开始构建自己的认知系统,因此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给他们带来很多好处。幼儿园的老师应当重视这种游戏化教学的理念,重视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的运用,贯彻落实新式教育观念,将游戏融入幼儿园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升对数学科学的认知能力和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
1.合理导入游戏化教学,增强学习数学兴趣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能够激发幼儿园学生学习兴趣的高效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方式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游戏中的知识或者基本规则,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好的把握幼儿园阶段所需学习的非常简单的数学基础知识。老师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去解决实际中孩子学习数学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任务。首先,幼儿园里的老师应该关注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在对数学的认知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并合理地将游戏化教学模式导入幼儿园阶段小朋友的数学教育教学进程中,发挥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们爱玩的天性,以符合他们实际心理素质的游戏来促进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趣味性,增加幼儿园孩子对教学课堂的关注度,进而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兴趣去学习和探索基础数学知识。
例如,在进行10以内的数字教学时,可以通过一些数字认知游戏展开教学活动,采取现实生活中所拥有的素材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情景,把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看到和接触的事物融入这样的数字认知游戏中,学生在参与游戏时就会通过生活中相似的经验完成游戏任务。如最简单的数手指游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手指,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们按照老师所展示的手指去伸出自己的手指,并让同学们猜测这是多少根手指,这样学生就会在这样亲身经历的互动游戏中去感受数字。又如一些数字分类游戏,老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数字道具,每个学生身上粘贴一个展示数字样式的道具,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互相进行自身数字的介绍后,学生们可以开始打乱自己的站位或座位,然后每位同学都单独走到台上展示,其他同学来指认台上的同学代表什么数字。幼儿园的学生们会在这样的游戏互动中不断发展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优化游戏形式,提升数学认知能力
游戏是幼儿园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性强、富有生活趣味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种孩子们乐于参与的学习模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性和数学教学内容,开展游戏式的教学活动,在游戏中的学生能够容易思维活跃并投入学习感情。老师在对幼儿园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入的游戏模式需要有一定的适用性,要符合学生不同程度的学习接受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导入游戏化教学模式时优化游戏的形式,不要只是简单的带领学生做游戏去消磨幼儿园的时光,须把数学活动精心安排在一个个的游戏中,让孩子们在游戏情境中玩乐学习数学,也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
例如,在进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教学内容时,针对这一内容的抽象性,老师可以通过增加实验游戏的模式来优化游戏形式,也能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三角形为例,用生活中常见的吸管设计制作一种“会变的吸管”的游戏材料,将三根一样长的吸管连接在一起,吸管的连接处可以弯曲,这样既可以将三根吸管并在一起比较长短,又可以将两头拼插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将这样的吸管准备好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并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从而达到认识不同形状的教学目的。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在这样的实验交流中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化,增强他们的认知能力。
3.开展联系生活的游戏化教学,培养数学概念理解能力
游戏化教学模式要求有一定的活动组织能力,而数学的教学活动不想其他游戏活动,若是组织不好易造成枯燥乏味的现象,学生也不能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获得更多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老师应该在游戏化数学教学模式中让数学活动生活化,回归到幼儿园学生生活中的每一环节,让他们切实感觉到数学的无处不在,数学可以为生活服务,生活中蕴含着数学乐趣,把枯燥的数学变成具体有趣的快乐,同时通过生活中已有的形象来培养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对“比较长短、比较大小、比较多少”这些内容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关于回家、分水果、给小动物送食物等类型的教学游戏,分水果让学生联系生活中自己吃水果的过程,10个水果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别获得2、3、5个,让学生们自己分辨哪个人获得多,而哪个人又获得比较少。学生在这样的游戏中不仅掌握了学习内容,还能通过联想现实生活中直观、形象的生活场景去体验这样的数学游戏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
结束语
教育事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园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关注和重视。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中导入合适的游戏化教学模式,不仅能获得更多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理念,还可以帮助提升学生学习的乐趣和能力,促进幼儿园教学工作取得更全面的发展,进而使幼儿园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质量不断改善和优化。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幼儿园阶段的数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爱好和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认知能力,通过学生最感兴趣和最容易接受的教学模式来提升这一阶段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谈莎.多媒体技术支持下游戏化教学方法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1):109.
[2]赵俊萍.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农村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1(0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