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莉
中江县悦来镇中心小学校 618102
摘要: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遇到很多抽象概念,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诸多便利。有学者认为,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可以显著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对策
引言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同时也是学生接触世界、发现世界、了解世界的一门工具类学习科目。有效地掌握数学,不仅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其自身获得良好的发展,增加整体的竞争力,对其日后的工作、就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正面影响。在农村小学教学当中,有部分教师已经在教学当中尝试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依然存在部分亟待改进的问题。因此,在教学当中,如何改善这些问题,将对农村小学生数学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我国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师跟不上信息技术更新速度
现如今,信息更新的速度快,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善于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作用,不能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导致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教学效果较差。因此,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更新观念、补充知识、提升技能,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应用习惯,积极反思、勇于探索,将信息技术融于教学和师生交流等各个环节,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教学思路,实现专业自主发展,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明显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依然占据主流,“填鸭式”“大水漫灌式”教学仍是教师最常采用的方式方法。这一传统教学模式,能很好地将教师认为需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点全部涵盖,不会出现“挂一漏万”的情况。但更多时候,教师为完成知识点的教授,占据了课堂绝大多数时间,留给学生发挥的时间只体现在课堂提问环节,学生
自由学习时间往往不是没有就是很少,学生作为被动接受对象,学习积极性自然会大打折扣。
(三)教学内容没有适当延伸
学生普遍反映数学教材内容比较简单,很多同学数学书能自己看懂,课后习题大部分都能做出来,但一做教辅资料的习题就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到了考试的时候当然也就没有好成绩了。一些学生甚至会抱怨说“老师这也没教,那也没教”。反思起来,排除学生自身因素外,不可否认也存在少数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教材上有什么就讲什么。在对知识点的讲授上,更多地只注重结果,对过程关注不够。同时,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没有将课本知识与实际运用联系起来,在数学教学中没有有效渗透数学思想。
二、如何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一)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本身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而且小学数学在内容上容量很大。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总是被动接受知识,而且学习的目的往往只是应付考试,并没有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过于单一的教育模式抑制了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从而表现出对数学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数学课堂教学可以创造有效的教学情境和动画效果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知识点。
如在小学数学课件中,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通过声音、图表、动画、视频等形式将函数图像、圆、相似、全等三角形、立体几何等知识点更形象地进行展示,以弥补传统课堂中学生不能直观感受到图形变换的缺陷;在讲授小学数学“数的认识”内容时可以设置一个带小朋友去动物园游玩的情境,让小朋友通过看到感兴趣的“动物”来理解“数”的概念。利用有趣味的图片、动画小故事或者图形旋转变换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借鉴互联网上相关微课的好做法来丰富完善自己的教学,将数学知识点应用于生活实例,或将实际问题归于数学思维加以运用,以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目的。
(二)利用微媒介建立微课程,将课堂进行延伸
“互联网+”时代下,QQ群和微信群成为大部分老师在课后联系学生及家长的主要场所,成为名副其实的课堂延伸场所。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微媒介平台有效将教师、学生和家长联系在一起,真正实现了家校的有效沟通。一是老师可以通过微媒体平台发布当天或近期学校的教学工作情况或信息通知,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教学进度和课堂表现,教师与学生及其家长通过相关沟通,可以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通过交流来化解问题。二是教师可以将当天授课的教学视频或PPT课件上传到共享平台,让需要的学生可以下载反复观看学习,以进一步巩固当天所学知识点。三是学生将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完成后分享到班级微信群、QQ群或钉钉、腾讯课堂等微媒介,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及时进行批阅,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心理压力,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问题根源并指导学生进行纠错。老师通过微媒介的方式解决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有效加强了学生与老师的有效沟通,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非常有效。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对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激发和挖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诱发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解在分析“一根绳子对折2次后,长10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这道题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模拟绳子对折两次的情况,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看出“绳子原长=4×10”这一数量关系式了。但也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只有教学内容才是教学的核心,多媒体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教学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推广和普及为教育工作的变革与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使得教学内容、授课形式、教学方法等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能够帮助教师重新规划教学方案、调整教学思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学习和研究,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整合,可以有效简化教学过程,优化与改良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现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邬成林.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走进中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究思考[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二)[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2.
[2]赵国军.互联网+环境中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J].甘肃教育,2019(07):117.
[3]彭立轩.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19(11):187-188.
[4]赵彤帆,崔海生,Zhonglin.ko,郑波.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8(04):42-49.
[5]陈江渝,唐显川,张定福,杜伟尧.中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