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书法教学激趣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杨旭明
[导读] 书法具有能够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

        杨旭明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实验小学   161100
        摘要:书法具有能够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体验到传统书法文化的魅力与美感,而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对很多事物都有好奇心,在此时加强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书法文化的兴趣,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还能提升其书法水平,并且有利于传承我国的书法文化。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写字教学有效性与书法教育特色的实践研究,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全面强化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的价值。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中高年级书法教学激趣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书法教学;激趣策略
引言
        目前,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直接使用电子产品进行打字记录,使得人们提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学生的日常作业书写也非常不令人满意,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也在逐渐下降,尤其是打基础阶段的小学生数学水平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关注度。教育部在近几年也纷纷出台文件,积极倡导和强调了书法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要落实好书法教育,在小学三到六年级要开设书法课,为学生写一手好字和使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继承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做出重要举措。
一、小学中高年级书法教学现状
        (一)书法教学环境枯燥无趣
        书法教学给人的感觉是不断地书写一行行的毛笔字,单调又无趣。受教育资源的限制,很多小学不但没有专门的书法教室,有的学校甚至连书法教师都没有,书法教学就是在普通课堂上进行的,教室是小学生学习的地方,教师就是他们的语文教师,它和专门的书法教室不同,在设计和布置上缺乏书法的气息,没有专业的书法用具,书法学习氛围不浓。
        (二)教师本身没有意识到书法教育的重要性
        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只要会认字、会写字就可以,没有意识到书法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价值;甚至个别教师认为书法教育可有可无,对于学生是否掌握字形、是否掌握正确的书法技巧等并不关心,忽视学生按照正确笔顺书写的作用,导致学生养成不良习惯,影响书法教学效果,往大了说甚至影响书法的传承。
二、小学中高年级书法教学激趣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书法主动性
        学习氛围是指班级内学生针对某一知识或学科所形成的学习风尚,班级中的学习氛围是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因素,故而营造良好的氛围具有必要性。小学阶段的书法教育不是关键性的文化课,很多学生和家长不够重视,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还影响学生对我国书法传统文化的认识,影响文化的传承。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氛围,如在学校长廊及班级展板张贴优秀书法作品和书法知识书法文化艺术相关内容,则更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熏陶下主动进行书法练习,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课余时间经常组织一些关于书法类传统文化方面的社团、沙龙等活动也能促进学生积极练习书法,以认真的态度面对书法练习。

为达到营造良好氛围的目的,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优化教学环节,利用有效措施经常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知识的积极性,如开展书法知识竞赛、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对练习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做到长期坚持练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书法方面的教学讨论及书法方面的各种活动的参与与研讨,使其逐步爱上书法,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此外,写字与书法有很多相通之处,积极提升学生的书法水平,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写字质量,保证写字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二)开展多种书写竞赛,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
        我们的学校和书法教师也要积极的为学生书写兴趣的提高创造机会和条件。经常性的组织一些在学校、年组及班级有激发学生书写兴趣的比赛和展览。我们书法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书法课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书法知识的学习和练习的指导,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业余周六、周日的时间在班级或家里进行书法的学习和练习。然后在课堂中开展书法竞赛活动,教师可以提前规定好书写内容再开展书写竞赛。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完成指定的书写内容。然后教师给这些交上来的书法作品进行评分,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作品评比之中,比一比谁的字写得最规范,谁的字写得最整洁,在竞赛中积极参与的学生会获得一定的名次,然后通过名次获得自己应得的奖励。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小奖品,例如毛笔、墨汁、小砚台、书法练习本等,这样就会极好的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然后再选出优秀的参加年组的、学校的及上一级的书法比赛竞赛展览活动。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比赛竞赛活动,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学生有热情,就更乐于进行书法的练习,规范自己的书写习惯,从而推动书写活动的顺利发展,为使学生写一手好字及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奠定了积极的兴趣基础。
        (三)把握学生心理,带领学生积极欣赏书法
        让小学生体会书法学习的趣味,是书法教学的第一课。在小学中高年级书法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小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征,把抽象的书法练习变成生动活泼的书法活动,进而加深学生对书法的情感。欣赏是学习书法的基础,教师为了激发小学生的书法兴趣,要善于挑选符合小学生个性和爱好的书法欣赏和学习的内容,这些内容要易于小学生接受和理解,对小学生的思维有所启发,对小学生的思想也要有积极的触动,给小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书法学习体验。如教师可以对选择的书法作品进行加工和处理,选择简单而有思想意义的词语、成语、对联、诗词等,还可以结合一些活动或节日如六一儿童节、校运会等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使其富有童真和童趣,更加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或宣传图片、展板等让学生欣赏一些名人名家的书法作品,当学生看到以后会感到很兴奋,伴随着色彩鲜艳的画面和生动的音响效果,书法学习不再枯燥,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要想抓住小学生对书法的兴趣点,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各个字体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让学生进入到书法的王国里,让小学生明白书法中蕴含的智慧,认识到学习书法的重要意义,极大地增强小学生对书法的好感,极大的提高了小学生的欣赏书法的水平和能力,从而也会极大的增强小学生练习书法的毅力和动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进行书法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学习书法是漫长的历程,为了让小学生始终对书法饱含兴趣,教师就必须不断创新激趣策略,探索新的书法教学方法,把育人之道融入书法教学中,在提高小学生书写能力的同时,增强小学生的人文情怀,实现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让书法艺术在新课程理念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费鹏程.小学书法教学的学习兴趣激发途径[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45.
[2]童颖.核心素养下小学书法教学探究[J].学苑教育,2020(20):85+87.
[3]刘述友.小学书法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与实践[J].读写算,2020(22):50+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