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案例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叶昕瑶
[导读]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强调“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叶昕瑶
        广州市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     510335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强调“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即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本文将讨论如何在思政课堂设计中达成思政教育教学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相统一,以《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为例。
        关键词:公民权利 依法行使
        一、教学内容分析
        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本框内容承接第一框,在学生了解了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什么之后,更加急需的就是要了解行使权利的正确方法,这对落实宪法教育、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合格公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让学生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第三课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所包含的内容之后,已初步树立起权利意识。但是,对于权利应如何行使,以及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应该如何维护自身权利仍旧不甚了解。尤其是随着学生生活领域的扩展、生活经验的增长、信息获取能力的提高以及行为能力的增强,他们不仅要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面对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作为公民,还要积极参与国家事务,正确面对和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本框题依据“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的课程标准,将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程序正义在实现法治中的作用,建立理性维护权利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内容分析和学生实际,我设定的教学目标包括
        1.关注社会生活,自觉将个人置于国家发展之中,并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通过对近期疫情防控热议事件进行分析,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评析事件人物的做法,探究并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及其存在的必要性,懂得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依法行使权利,逐渐培养树立法治观念,提升学生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当自身正当权利被侵犯,能采用正确的维权方式,并对有效维权持有积极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并支持依法行使权利。
        2.教学难点:学会使用四种维权方式。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以时事热点引起兴趣,引发思考并引入课题
        利用课前时间播放时政,通过展示国际社会对中国防疫的高度评价、各行各业人们坚持不懈众志成城的防疫努力,营造防疫新阶段对祖国制度体系的自豪与自信的氛围,代入预设情境,引申到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参与到防疫工作中来的思考。
        
?环节二:突破重难点——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
        以“疫情防控背景下作为中国公民的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主要线索,针对近期网络上的热议现象作分析探讨,引导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对生活事件想深想细,将理论观点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活动一:
        经过环节一的铺垫,在对防疫工作抱有自我思考的基础上,温故而知新,结合上一课时中提到的政治权利“言论自由”,依托最新案例,引导学生作更深入的思考:
        【吴忠固原两男子散布疫情谣言被拘】
        1.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是否属于自己的权利?他们为什么会被行政拘留?
        2.如果你从网络得知了类似的信息,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3.结合视频,简要谈谈你对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理解。
        设计意图: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得材料更能引起学生对“言论自由是不是自由言论”的思辨。如前所述,八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和简单的说教,需要自主建构认识,主动求索,明白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法律,进而理解“何为权利本身的界限”。
        
        活动二:
        更有甚者,不仅不重视自己的生命健康,更为疫情防控制造困难,引导学生思考案例:
        【女子拒戴口罩进地铁被拦,叫嚣“你们都得了肺炎吧”】
        1.你怎么看待这名女子的做法?
        2.如果你在现场,你会对视频中的女子说什么?
        设计意图:此处利用热点问题的分析与探讨来加深学生的情感认同,在理解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的基础上,明白这既是对自己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他人生命安全负责。把知识点的理解融入事件的分析当中,使抽象问题变得简单,学生明白每个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受到尊重和保护。
        
        活动三:
        既然每个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受到尊重和保护,那为什么还会有这样令人痛心的新闻呢?
        【合肥樊洼路9民工因讨薪两次扬言跳楼,救下后被治安拘留】
        1.事件中有哪些受害方?为什么讨薪者要被行政拘留?
        2.事件中的处理方式启发我们应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事件的分析承上启下,学生会有同情农民工的情绪,但学生明白当发生我们的权利受到侵犯的情况,为了能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而不侵犯他人自由,我们应该冷静理智的面对,按照法定的程序处理,从而引出依法行使权利的要求,以及遵守维护正当权利的程序的意义。

?环节三:突破难点——维护权利的四种方式
        四种维护权利的方式在表述上学生较少接触,比较不好理解。为突破此难点,本课使用分析法进行教学。具体而言,设置学生之间发生口角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解决方法,引发学生对自己日常行为的反思,意在引导学生学会依法维护权利。

?环节四:课堂总结——情感共鸣
        身处高度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中国,我们知道,公民拥有广泛的权利。只有我们每个公民正确行使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式来维权,努力化解矛盾和纠纷,才能为国家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尤其是在新冠病毒疫情背景下,我们作为公民需要维护我们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是也需要在此特殊时期审慎的行使自己的权利,为疫情防控贡献自身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 (2019). 习近平提出思政课"八个相统一"为教学把脉. 源自:
http://www.rmlt.com.cn/2019/0320/542461.shtml
[2] 光明日报. (2019). 坚持立德树人 实现“三全育人”. 源自: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214/c40531-30670807.html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