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整合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思考探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余沛瑾
[导读] 在小学数学的知识背景下,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学习兴趣

        余沛瑾
        兴山县外国语小学 湖北 兴山县443700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知识背景下,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数学素材进行广泛阅读,不断提升个体的综合解题能力,是数学阅读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数学教学不容忽视的教育内容。鉴于阅读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素材整合的视角对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分析有利于素材整合、应用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材整合;阅读教学
引言
        阅读在小学数学学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小学生而言,在涉及应用理解类题目时,不能有效阅读题目并正确理解题目的含义,整个解题过程将变得异常艰难,甚至解题方向出现重大偏差。在高年级阶段,内容学习的难度逐步加大,应用理解类题目的占比提升,此时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能够为学生解题能力、分析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而在低年级阶段,数学学习的任务并不繁重,有效开展阅读教学,可提升学生对应用理解类题目的阅读能力,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加强小学数学的阅读教学,探索能切实提升个体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价值。
1 以教材内容为主线的素材整合策略
        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方案以及组织课堂活动的重要参考。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角度出发,教师在安排章节知识框架时,可根据教材罗列的知识点,可适当选取生活化、趣味性的游戏或者图画作为知识的载体,逐步提升教学生对抽象知识、抽象概念的认知能力[1]。如在低年级的“比一比”教学中,教师可广泛收集与长短比较、高矮比较、轻重比较等相关的图片,同时对图片进行适当筛选,融入简单的游戏,以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为标准,组成形成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而在高矮比较等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从生活中广泛选取素材,将素材与教材中对应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例如,事先选择两种不同的、常见的动物,让学生回忆在实际生活中哪一种动物更高;而后,组织学生与周围的同学进行讨论,将生活中见到的两种动物的身高进行比较。对于高年级学生,素材整合不仅需要关注教材内容的深入阅读,结合课外素材阐述数学法则、规律的深层次含义,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水平。例如,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下《认识方程》一章中,教材提供了年龄计算、路程计算等多种题型,不同的题型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常识以及运算法则。以年龄计算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例子,类比自己与父母的实际情况,通过罗列简单的方程式,求解未知数,形成对数学方程的正确理解,并直观体会利用方程式解题的便捷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素材,适当选取比年龄计算难度稍大的实际问题,设置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自主思考,阅读题目内容,从中抽取关键数据,罗列方程式并计算所求项。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对方程这一工具的应用熟练度,以及对此类题目的阅读理解能力都将获得显著提升。
2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素材
        数学知识背景的特殊性,以及知识点的抽象性,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相对严格的要求。在数学知识背景下,教师应当重视个体对数学知识的阅读水平与理解能力,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以及教材中的文本内容,选取恰当的素材整合方式,促使学生尽快掌握数学学科的阅读方法,继而为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合理的素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还可让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而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素材,用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激发个体自主学习动机的重要方式[2]。以低年级的加减运算学习为例,在刚刚完成十以内加减运算的学习以后,学生突然遇到数值较大的加减运算,很容易出现恐惧心理,继而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或动机。此时,教师可以从生活场景中取材,将学生普遍感兴趣的事物纳入情境之中。例如,生活中常见的购物场景,选择若干种学生感兴趣的玩具,从网上下载与之相对应的图片,然后对各类玩具进行标价,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想要购买的玩具,最后计算商品的总价。此种场景类任务贴近于学生的生活,能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形成对加减运算规则的具象认识,并使其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将学生的兴趣作为素材选取的标准,对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任务的过程中,正确理解对应数学知识点的内涵。
3 紧贴时代气息进行素材挖掘
        就当前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现状来看,传统的教育过程中相关教师普遍是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展开数学阅读过程,这种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学生对数学阅读素材的多样化、系统化需求,同时相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也与当前的时代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相关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阅读素材选择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内容上的更新,让学生感受到自身所学知识与生活的相关性,同时在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探索,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地从阅读材料入手展开自主探索,从而确保相关的阅读教学效果得到充分的显现[3]。例如,在针对《百分数》的内容进行教学之中,相关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阅读材料,如酒精含量等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针对这一内容,教师可以进行相关新闻材料的节选,“xx白酒酒精含量为52%,这一产品在当前的市场上占比为1.7%”或是“我国经济在近几年之中呈现出显著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10%,居民消费水平上涨1.5%”等,在这些内容的利用之下,学生能够基本了解到百分数在自身日常生活之中的运用范围,从而能够对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形成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相关教师也需要从传统的方法上进行一定的创新,例如以往的阅读教学之中,教师往往会以自身为核心来展开阅读和讲解过程,而在目前的教学需求之下,相关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若干学习小组的划分,并为不同的小组进行个性化的阅读目标确定,在此基础上,让各个小组针对自身的学习目标展开阅读过程,同时在完成相关的阅读过程之后,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题目内容,来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简单考察,在这种方式之下,由于具有明确的目标,因此能够比较良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
4 结语
        在当前小学数学阅读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当前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学习状况和认知状况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展开全面的分析,并依据分析的结果对阅读教学的重点和方向进行明确。同时为了保证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相关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阅读材料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在这种方法之下,最终能够保证教学需求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充分契合,最终实现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曹玉国. 基于素材整合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 数学大世界(下旬), 2018(12).
[2] 陈珠丽. 基于素材整合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 (004): 134.
[3] 万红云. 基于素材整合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 名师在线, 2018, 68(31):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