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      周焘
[导读] 数学是一门非常注重思维能力的学科,

        周焘
        神农架林区下谷坪民族学校    442400
        【摘要】数学是一门非常注重思维能力的学科,不管是知识点的连接还是思考的步骤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考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对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的教学时还要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能够形成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够熟练思考和运用各种数学的知识。学生对于数学的感兴趣程度也会随着数学思维的增强而提高,因为学生能够在思考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课堂教学
        【正文】思维是人的一种高级活动,人的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提高的,因此在小学时期便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无论是对于学生之后的思考方式还是学习能力都是有益处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要注重学生思考的过程而不是思考的结果,思考过程的每一个小细节都需要被教师重视,并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思考方式。
        一、小学数学思维定义及其重要性
        1.1小学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并不是一种知识的累积,也不是数字的换算。数学思维实际上就是自重思考方式,一种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培养出来的重要的数学能力。学习数学总要用到数学思维,不管是逻辑思维能力还是空间想象力等,都是数学思维的一种,是我们学习数学并不可少的,无处不在的一种思考方式。一般来说,数学思维能力强的孩子会有比较强的联想能力和数字敏感度,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也要比数学思维能力差的孩子要高得多,且在进行学习或者练习时,他们所用的时间要更少,错误也更少。由此可见数学思维时一种学生必备的良好思维品质。将数学思维具体到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就是会观察、会对比、会推理、会归纳、会总结。
        1.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正确的数学思维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思考,学生在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索时必定会有一个思考的方向,但是如果这个方向没有找对那么接下来的思考都是白费,但有着数学思维的学生会很少犯这种思路跑偏的错误,因为具有数学思维的学生会有一种思维直觉,让学生减少犯错。除此之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能够让学生学会观察细节,减少因读题不仔细而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学会审题、学会思考、学会在学习时沉心静气,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
        二、数学课堂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方法
        2.1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科学的教学方式会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能够主动去参与课堂的教学,主动参与教师的互动,主动去学习数学知识,这样教师的教学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课堂效率才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而提高的,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为学生建立起主动学习的意识。
        在学习《位置》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管多大的学生都会喜欢有趣的课堂,教师在进行正式教学前可以先和学生玩一个找位置的小游戏,教师点出位置信息,被点到的学生需要站起来说到,举个例子,教师说第二列第五位同学,那么坐在那个位子的学生就需要对教师做出回应,接下来就有这位学生点出下一位学生的位置,或者教师点出学生的名字,学生需要自己说出自己所在的位置信息,如教师点名张琳,张琳就可以说自己在王二的后面,这样的游戏可以调动起全班同学的参与度,让他们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教师的游戏和教学中,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和效率。这种游戏的方式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方位的感知和分析能力。


        2.2创设课堂提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数学可以是一门沉重的学科,也可以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这要看教师怎样去引导学生学习,给学生一种怎样的学习体验。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十几岁的孩子正是好动想象力又丰富的时候,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最好不要过于死板,将课堂般的生动有趣学生才会喜欢数学课堂。
        创设课堂提问情境一直都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既能够与学生互动,又能在一定程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时分秒》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提问来引入课堂“同学们,大家都能认出钟表的时间吗?那么大家知道一分钟等于多少秒吗?一小时又等于多少分钟呢?”学生们回答,教师开始创设情境进行提问“那假如我们一节课的时间是30分钟,有没有同学知道一节课的时间是多少小时?”这里的提问连接之前的时分秒换算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时间换算的印象。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时间的理解,教师可以继续用问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大家平时用多长时间完成作业?这段时间还可以用来完成什么事情呢?”学生会对时间有一个深度的思考,不只停留在对时间的书面印象中,而是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有一个更深的概念。
        2.3运用小组合作竞赛提高学生参与度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是教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基础。但每个班级中总会有人因为害羞或者成绩有一些差距很少参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这时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建立小组制度,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自己所在的小组中发挥作用,都能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这样教师就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四则运算》时,教师可以先印制导学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导学案的内容,并由组内的每一位成员为其他人讲解自己所负责的板块,这样可以避免小组内出现有人偷懒不学习的情况。随后由每一个小组各派出一位成员讲述本组总结的四则运算法则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观察能力。当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用小组合作游戏的方式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如,列出几个式子,让学生自己安排组员出战,积累作对的题目数,最后看一看到底哪一个小组的知识掌握更牢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虽难以管理,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的延展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4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自然也不能止步不前。丰富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而如今科技的进步使得教师获得教学资源和教学素材的路径变得宽广,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搜索,寻找最合适、最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在课堂的活跃度和听课的专注力。而在授课时,教师则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活跃度。
        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先让学生对本节课程学习的内容进行一个了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听课时跟上教师的教学速度。随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图形的图片如圆形、多边形、梯形等,并让学生找出里面所有的四边形,来锻炼巩固学生对于四边形的理解。之后,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对比图来引导学生思考它们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学生思考完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讲解,如可以利用动画使正方形的一条边动起来,与其他边重合来证实正方形的边长是相等的。同理,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讲解其他问题,这样的讲解会更加直观,让学生记忆深刻。
        【结束语】综合上述内容,教师要想培养出学生的数学思维,就要灵活运用上课的时间,保证既能够教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又能够用自己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会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教师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数学思维时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是对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活的一种帮助。
        【参考文献】
[1]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途径[J].?洪凌云.??西部素质教育.?2018(14)
[2]浅析拓展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技巧[J].?姜素华.??才智.?2015(23)
[3]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陈莉.??赤子(上中旬).?2015(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