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搏勇
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中学 广西 柳州545505
摘 要: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于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德育教育方面,更是应该以身作则,不断的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这也是对进行班主任评价的重要指标。为了加强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管理,本文立足于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师现状,分析在学生学习和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强化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乡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播知识,同样也需要学校和班级活动的开展,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德育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衡量指标。作为一名乡镇初中班主任,三年的工作实践更是加强了笔者对于德育工作开展的认知,作为班级的引路人,更是应该将德育工作贯穿到班级管理实践当中,引导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一、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德育并非是学校所开展的一门学科,而是融入到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管理实践当中的,所以班主任需要高度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通过对班级管理实践的进一步分析,乡镇初中班主任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不足,一方面是因为乡镇地区的德育教育资源不充足,另外一方面是初中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更加关注学生成绩的增长,而对于学校的德育任务往往是敷衍了事。
(二)德育教育内容单调空洞
德育教育是深入到社会发展实践当中,能够在思想和实践当中可以体现的,并不是简单的说一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一讲中国梦就能够完成的,所以需要结合学生的生理规律和心理需求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班级管理当中也有很多学生反映,德育对于自己并没有什么帮助,这也反映出班级管理德育实效性的缺失。
(三)班主任德育教育水平有限
乡村教育工作当中,班主任多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本身的教学任务就比较繁忙,同时还需要进行班级管理,所以班级德育教育分身乏术,教师也没有时间去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认识不到道德教育开展对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影响。笔者是一名体育教师,受到学科教学特殊性的影响而担任了乡镇初中班主任,在三年的工作时间当中也了解到,很多班主任是忽视德育教育的,或者德育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宣扬一下新时代的思想,而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学生参与德育教育的积极性也不高。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强化策略
(一)构建亲密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一项双向互动的过程,简单的知识输出或知识输入,并不能够解决教育发展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也难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学生和教师总是处于妥协和被妥协的局面,甚至在教学课堂和班级管理实践当中,老师说老师的,学生想学生的,这一发展实践不仅会影响到初中班主任大学生班级管理,同时也会影响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师生关系的构建,促进德育教育的全面发展[],紧密的师生关系,离不开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作用,班主任不仅需要重视德育理论的宣传,同样也需要以自身的言行举止以及良好的品行修养,来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例如,班主任在每次放学之前,都会将班级的座椅摆放整齐,也会将班级当中的垃圾捡起来,这种自律的行为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班主任的认识,而且还能够引导班级学生。注重个人卫生,注重班级整洁。任何教育都离不开榜样的作用,简单的讲道理并不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师需要着眼于生活的细节,将大道理变成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生活习惯,并且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加强日常德育工作开展
德育教育是渗透在日常班级管理和日常行为当中的,如果只是宣讲各类德育材料,那么很难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接受[]。道德修养是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师如果不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引导,那么必然会影响孩子的未来成长,所以在日常德育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需要秉承着引导的原则。例如,好人好事在评比的过程当中,并不能够将成绩作为决定的原则,可以每天完成一件身边的好事,通过实践来更好的践行德育教育。如果有同学耍起了小聪明,不去做好人好事,甚至想用假的好人好事来蒙骗老师,此时老师需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谈,并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而是可以组织一次“好人好事分会”,讲一讲身边的好人好事,帮同学捡一下掉落的书本,给下一节课的老师擦擦黑板,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感染,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三)重视班会活动的德育教育的引导作用
德育教育与班级的日常管理和行为规范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但也需要立足于实践发展情况,对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从而更好的优化德育教育的方法。在班级管理的时候,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养成好习惯,即使离开了班级的督促,也能够将好人好事贯彻到实践当中。最后,德育教育同样也需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以班级活动为基础,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反馈,反思德育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三、结语
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和行为举止都是德育教育的典范,所以在教学工作当中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通过与师生之间的交流,来不断的改进德育教育的方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郭翠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中华少年,2019:77-77.
[2]杨臻 . 探究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J]. 科学咨询 ( 教育科研 ),2018(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