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马龙
[导读] 小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班主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马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州阿图什市柯建新村                                新疆        845350
        摘要:小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班主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班主任是小学生发展的指路人,帮助学生改正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约束他们的行为,同时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德育,使得小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就以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探讨这个问题而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策略
引言
        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塑造学生人格的关键期。因此班主任在展开小学德育工作时要以身作则给学生们做好榜样,并且要让学生们正确认识德育教育对于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在展开德育工作时班主任要将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结合起来,使得整个班级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1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指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遵循道德行为的要求,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时不断的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此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在小学教育中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这个重担就落在了班主任身上。对此班主任在展开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时,要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自己的教育模式,给学生们开展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以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念,进而不断的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
2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时存在的问题
2.1学生思维不成熟
          小学生的年龄都是比较小的,而且他们的思维还并没有发展成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看待问题都比较的片面化,而且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等都没有正确的认识。这使得班主任在展开德育工作时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当班主任在给学生们讲解如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时,学生无法理解世界观的含义,而且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有的学生会产生认知偏差。长期这样下来是不利于开展德育工作的。
2.2教学方法单一化
          很多的班主任在展开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时依旧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只会告诉学生们该如何做,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等,或者是给学生们讲解与德育教育相关的知识内容,然后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所学的德育教育内容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此来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可是小学生都是比较好动好玩的,而班主任在展开德育教育工作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的单一化,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只会让学生们逐渐的对于德育教育失去兴趣。这样的话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更好的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同时也无法培养自己的内在品质[2]。
3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3.1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德育教育的兴趣
          班主任在展开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时,要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自己的教育模式,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让学生们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对于他们发展的重要性。

之后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他们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得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德育管理工作中,以此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内在品质,比如在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每周选出一个小班长管理班级,并且记录这一周内班级的卫生状况,学习状况等,然后在班会上和学生们进行分享,并且让每位小班长分享一下自己在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感想,在班会上教师也可以让其他的学生提出管理班级的建议,以此来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被其他同学的尊重。在这种管理模式的影响下会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在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时,学生们也能够担任起自己的责任,明白集体团结的重要性,进而不断的激发自己对于班集体的热爱之情。久而久之也可以不断的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3]。
3.2班主任以身作则,给学生们起到带头作用
          班主任在展开德育工作时,要将品德教育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在生活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与德育教育相关的知识内容,同时班主任还要以身作则,给学生起到带头作用,使得学生们可以以班主任为榜样,进而不断的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杜绝不良行为的产生。因此在平时班主任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以及专业知识技能,在给学生们教学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在课堂上不侮辱、体罚学生,和学生们平等地进行交流改正他们在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习惯,对于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耐心的进行指导,并且班主任还要给学生们创建一个舒适的学习氛围,以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维持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主动的参加到班级活动中。在平时校领导也可以安排班主任定期的进行培训,或是到其他小学进行观摩学习,以此来不断的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技巧,并且给学生们做好榜样。在这种管理模式的影响下,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班主任身上良好的品质,如尊敬师长、为人友善等品质,同时也可以不断的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养成一个乐观的心态,使自己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4]。
3.3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培养学生道德素质
          小学生对于一些新奇的玩意儿都充满了好奇感,而且他们对于一些活动也都是很乐意参加的。对此班主任在开展小学德育工作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并且鼓励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使得学生在参加德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而培养道德素质。例如班主任在开展小学德育工作时,可以创设与“拾金不昧”相关的场景,然后让学生们演绎当他们拾到钱之后的行为,或者班主任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在活动中让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内谈谈自己在生活或是在学业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主动参与其中,并且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疏导,这样的话也可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的人际发展,使得学生在参加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改善自己不良的道德行为,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5]。
3.4加强家校合作理念,强化德育工作的开展
          班主任在开展小学德育工作时要和每位学生的家长及时进行沟通交流,以此来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他们的性格,以便于在往后展开德育工作时,可以按照学生的行为举止以及性格等设置相应的管理模式。比如在平时班主任可以定期的进行家访,在家访过程中了解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疏导,以此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不断的提升德育工作开展的效率。
结束语:对于小学教育来说,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是很重要的。因此班主任在展开小学德育工作时要不断的创新德育管理模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德育内容的兴趣,同时班主任也要以身作则给学生们做好榜样,并且积极开展相关的德育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进而推动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佳丽.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J].当代家庭教育,2019(8)36-39.
[2]王文德.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德育管理的探究[J].亚太教育,2019(7) 112-113.        
[3]商文敏.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8)69-70. 
[4]赵启航.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2-73.          
[5]庄永芳.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8(22)1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