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侯秀玲
[导读] 小学阶段学生,在数学课堂正处于对问题感兴趣的时期,

        侯秀玲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第三小学  325804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在数学课堂正处于对问题感兴趣的时期,数学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热情,以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展开探究,皆为优化课堂提问教学,设计与应用高效课堂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升
前言: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师应通过提前掌握学生整体学习状况,结合学生学习和思维能力,创新提问方法,提升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改善传统教学中灌输为主、学生懈怠的教学状况,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同时,通过提问教学,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探究,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数学学习习惯,达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目标。
一、以提问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好奇心
        课堂导入环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关键性作用。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进行课堂新课教学导入,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新课教学内容产生探究欲望。同时,通过课前导入中的提问,使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在发现问题中,拓展数学思维,展示提问导入新课的有效性。
        如,在《倍的认识》教学时,课前导入环节,为激发学生好奇心,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进行新课的教学导入,并将所要导入的问题进行情景创设:秋天到了,小兔子去割草,一共割了6捆青草,忽然发现草地的旁边有3颗野果,小兔子高兴极了,高高兴兴的将这些东西运回了家,那么同学们,请思考一下:
        教师:小兔子割了几捆青草?捡到了几颗野果?
        教师:青草是野果的2倍,你们知道什么是“倍”么?
        教师:数与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是如何计算的呢?
        学生通过教师的故事情景导入与新课问题的提出,数学问题探究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并带着想要了解的渴望,进入课堂学习中,有效的彰显提问在新课导入的有效性。
二、以提问进行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互动教学,提出的问题,由学生完成,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通过这样的提问教学,活跃课堂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思考,并引导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中讲授的知识,发现疑问点展开提问,请教师帮助解答,以此展示相互提问有效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就课堂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提出的问题可以是教学重难点问题,也可以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还可以是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拓展的问题,通过这样开放式的提问,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并在学习中养成观察、思考习惯,进而敢于进行提问,培养学习自信心,有效的活跃课堂氛围。


        如,在《面积》教学时,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设备播放一段城市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到航拍下的城市以及周围的大地,并进行提问
        教师:通过视频我们看到城市的广阔,但是你知道应该怎样计算我们的城市到底有多大么?
        学生积极踊跃回答,教师经过总结,再次进行提问:
        教师:我们通过视频观察,看到城市有很多土地,那么如何计算这些一块块土地的面积呢?
        通过教师的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有效渗透到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问题探究中并完成解答,达成教学目标。
        同时,学生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提问:
        学生:把几个棱长是一厘米的正方体摆在一起,从不同角度看,怎么计算出所摆出图形的面积呢?
        学生之间也可以就自己对物体观察的不同角度展开提问。
        通过学生提问,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得出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而展示课堂教学中提问互动教学有效性,使学生在其乐融融的课堂氛围中达成教学目标。
三、以提问进行总结,巩固课堂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喜动不喜静,对新鲜的问题好奇心极强。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效利用学生年龄特点,以兴趣为起点调起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并在课堂教学总结时,运用提问的模式,激发学生课后练习好奇心,并展开探究,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还可以就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练习,有效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为新知识学习做好铺垫。同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总结提问时,选择的问题,应紧贴教学内容,具有拓展性以及开放性,有效巩固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彰显提问在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在《测量》教学时,教师就可针对测量问题的教学目标,在引导学生会动手测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养成估测习惯,有效的使用测量工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进行教学重难点的教学。
        教师:大家拿出米尺,谁能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米尺中的刻度都代表什么意思?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教师:大家知道,什么物体的测量用米么?
        教师:什么物体用厘米来测量?
        教师:什么物体用毫米测量长度?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总结出自己学会了哪些相关的数学知识么?
        教师:你是如何理测量单位的?
        教师:你还能举出更多的测量单位的例子么?
        教师:大家熟悉的硬币,是什么样的形状?如何测量它的长度呢?它的厚度又是如何测量的?能说说你使用的工具么?
        学生针对这样的倍数问题,通过自己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探究,并结合课堂学习过内容,有效解决数学新知识,提升数学学习能力,调整课堂学习状态,完成测量教学重难点学习目标,突显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升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通过教师问题教学的因势利导,发挥提问教学有效性,并通过积极深入思考与探究,提高了数学课堂效率。
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途径,教师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教学实践实现:提问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好奇心;教学中提问互动教学,活跃课堂氛围;通过提问进行课堂总结,有效的巩固课堂内容。,通过以上有效的课堂提问,达成有效性提问教学成效。同时,通过提问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思索与探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并养成积极思考的数学学习习惯,提升课堂中有效提问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散文百家,2021(6):294.
[2]应佳锋.优化小学数学提问教学法的教学实践分析[J].科学咨询,2021(4):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