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娴
南宁市澳华小学 530004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光荣传统很重要;红色基因如果改变,就如变了质。传承中国红色文化,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弘扬爱国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发挥语文学科政治性和思想性功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对于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道路,并且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因此,本文就对红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红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运用研究
一、红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新世纪的接班人。红色文化,饱含着我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红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中国的历史,增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同时能够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培养他们对国家的责任感。
2.健全学生的人格
小学阶段是学习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阶段,红色文化饱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优秀的民族品质,是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源泉。现代的青少年在家庭中大都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独立性差,意志力薄弱,缺乏顽强拼搏的精神。面对问题没有一定的担当,大多数选择逃避,心理承受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而红色文化当中,就有很多能改变以上所述的青少年存在不足的精神,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带头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如长征路上的革命先烈前辈的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的大无畏精神等,说说这些红色文化产生的影响,对自己的帮助等,久而久之,这些红色文化的熏陶能够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和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红色教育渗透的方法
1.营造浓厚的红色教育环境。
在学校的文化长廊设立红色文化角,不定期更新红色文化内容;教学楼的楼层或者教室墙壁内张贴革命先烈的画像、语录等;每天早上和中午学校进校门时利用校园广播播放红色教育的古诗词朗诵或者红色革命歌曲等。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有意识地营造浓厚的红色教育环境,久而久之,相信学生定会受到相应的熏陶,从而改善他们精神面貌。
2.对语文教材进行红色教育资源的整合。
根据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安排,通过对十二册课文涉及到的红色教育课文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在教学中能更明确了课文教学的目标。通过对红色教育资源的整合,我们更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其红色教育的作用。
3.上好红色教育文化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做到让学生更大程度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上好红色教育文化课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备好课,上好课,是我们老师需要做到的事情。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中,安排了《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等红色教育的课文,阅读链接还安排了《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老师在进行这些课文的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好契机,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对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的教学,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要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那种临危不惧的态度以及视死如归的精神,老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去感受。学生对于李大钊这个人物略有耳闻,但认识得不够到位,因此上课时我不急着讲解课文,而是课前布置好让学生去搜集李大钊的相关背景资料,以及在他的那个时代,发生了哪些革命事件。上课时,我先让学生提出自己预习的疑问,然后在各自的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分享。
接着我读课文进行讲解,对课文的重点句子进行深入的分析,让学生去感受李大钊的那种临危不惧以及视死如归的精神。这样进行教学,红色教育就能自然而然得到落实,对学生产生真正的影响。
3.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将课内的知识与课外的行相整合,使得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拓宽,这就是我们平时语文教学中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老师挖掘出恰当的课外学习资源,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渗透红色文化教育,除了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我们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1)观看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
平时我们在上到关于红色文化教育教学中,也会给学生观看与课文有关的红色文化影视剧片段,但是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课后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条件,让他们自由选择地观看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例如:《地道战》、《小兵张嘎》、《鸡毛信》、《狼牙山五战士》等,这些影视剧重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个英勇无畏,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课内知识的学习,课外的观影,两者有效地结合,定能够不断地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红色革命基地参观
除了让学生在课文上接收红色教育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到红色革命基地参观,这样学生能够更加真实、直观地感受到革命岁月里发生的故事。南宁市澳华小学在假期学生的德育作业中,就会布置这么一项活动:跟随小雨滴研学社的脚步一起去领略南宁红色革命之美。此外,设计好相应的研学卡,让学生在参观红色革命基地的同时,写一写自己参观的一些感受,学生们表示通过这样直观地参观红色革命基地,加上动笔写一写,他们对于革命岁月了发生的一些事情更加了解,印象更加深刻了。
(3)开展红色革命诗词朗诵比赛
由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曾一度火起来,不少语文课堂也兴起了诗词大会的比赛,为了渗透红色教育,我们老师不妨就以红色革命诗词为大会的主题,让学生尽情地比赛。小学课本中就收录不少红色革命的诗词,如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毛泽东的《长征》等,这些诗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我相信通过诗词大会比赛这样形式地去渲染,学生不仅能学得快乐,感受爱国情怀也会得到不断加强。
(4)表演课本剧
学生课堂上学到的内容,把这些编进剧本中,同时在表演中,学生还能通过台词去揣摩人物的表现,对所学的知识也能够更加的深刻。如《为人民服务》中誓死不屈的李大钊,由这篇课文拓展延伸到的宁死不屈的刘胡兰,面对敌人残酷审讯,坚贞不屈的赵一曼等爱国人物,这些都可以通过课本剧演绎出来。这就充分地开阔了语文学习的场所,同时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他们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开展讲故事和写征文比赛。
讲故事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红色教育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举办有关红色革命的讲故事比赛,在准备故事的时候,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到更多革命英雄的感人事迹,再通过自己的精心准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讲故事,不仅是表演者,还有听众都是感受到英雄的事迹以及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同时,通过举办红色革命征文比赛,用我手写我心,抒发内心对英雄的敬佩,以及对今后人生道路的憧憬。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内心会又一次得到震撼,情感又一次得到升华。
总而言之,社会在不断发展,但是红色教育却不能落下,我们应该铭记历史,铭记曾经发生的一切,只有了解曾经,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因此,积极进行红色教育的渗透,是我们每位语文老师在课堂中很有必要做的事情。
本文系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规划课题《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红色教育的策略研究》(2019C804) 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