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朱明枝
[导读] 在当前小学教学中除了要将理论知识完整的传授给学生以外,

        朱明枝
        广西桂林市临桂区桂康小学
        摘要:在当前小学教学中除了要将理论知识完整的传授给学生以外,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语文是一项结合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教学科目,可以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再加上在小学教学期间,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养成良好心理环境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语文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本文将对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展开探讨,结合小学语文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提出合理的教学改革措施,希望可为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目前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以应试教育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为了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当前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作为小学中的重点教学科目,教学内容中以诸多文学作品为基础,文学作品中包含丰富的思想情感,将会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造成正面影响。但目前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忽略了语文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了广大教师需要关注并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数据分析
        据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小学生近30%有不同程度的心里健康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学生会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30%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一半以上学生无法长时间保持高度学习,20%左右学生会寻找借口逃避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其次,小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焦虑。由于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正在不断增大,学生为了获得更高的考试成绩,往往情绪紧张,高年级学生压力更大。47%出现轻微焦虑,24%出现过度焦虑。再次学生会出现孤僻、自闭的心理不良状态。出现此类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中产生的对比意识,衍生的学生害怕与他人进行沟通互动,不好意思谈及学业的现象。这些心理问题和不良因素,如果不加以重视,极有可能会衍生成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教学科目,语文课本中所选取的课文内容,包括科学、自然、社会、人文、艺术等多元化教学文本,这所有的内容除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以外,还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正面影响。例如在《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就为学生塑造了不怕牺牲保卫国家的民族英雄,可以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能够在心理发展中建设家国情怀。再例如在《钱学森》这篇课文的教学中,为学生塑造了一名杰出的科学家,能够引导学生对科学技术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学生的发展中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方向和发展目标[1]。所以综合来说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择的一个个生动例子,可以让学生从教学文本上学习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正确的思想态度,成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文章。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日常发展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如果可以在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合二为一,就能够有效突破心理健康教育,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产生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本身会对学生的信心和发展造成影响,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科目。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灵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全面挖掘阅读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则需要教师挖掘出阅读文本中是否拥有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只有教师选择合理的渗透时机,才能够通过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心理情感,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受到教学文本的正确影响[2]。
        例如在《鱼游到了纸上》这篇阅读文本的教学中,课文中为学生描写了一位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美好品质。这样突出的教学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建设合理准确的学习发展目标,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不懈努力。教师的教学中需要重点呈现儒雅青年看于话语的情景画面,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的感受到青年的勤奋刻苦,随后再让学生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与这名聋哑青年相对比,从而让学生更为深入的感受到聋哑青年丰厚细致的情感以及对生活无限的爱,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建立正确的发展方向以及顽强拼搏的意志,从而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二)为学生构建更加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
        和谐课堂是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在宽泛和谐的教学环境下展开,所以为学生构建和谐课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首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尽可能采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去公正民主的面对每一名学生,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过程中也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想法,让学生可以更加有意愿与教师进行互动,这样教师就能够针对学生所展现出的具体问题加以针对化引导[3]。特别是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情况下,教师更应当同学们一起分析错误的因素以及如何改正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爱,从而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构建良好外在环境。
        (三)合理构建语文心理健康作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元素,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有机地渗透到小学语文作业中。例如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教学中,本篇课文主要论述的是伽利略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可贵精神,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去自主寻找有关于伽利略的并且在课堂中进行沟通沟通,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让学生摆脱枯燥乏味的课后练习增加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外阅读创建与伽利略相同的精神态度。
结语: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重要的教学组成元素,教师应当合理为学生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创设更加和谐稳定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真正让学生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形成良好的思想态度和感知认同。
参考文献:
[1]刘振奇.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读写算,2020(34):162+164.
[2]江振珍.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0(11):56-57.
[3]时春杰.浅析在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9):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