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戏成为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路径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   徐鸿
[导读]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徐鸿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教工幼儿园 浙江 衢州  324000
        摘要: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时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所以他们会在不经意间模仿学习父母的行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行为习惯,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对幼儿来说,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其后期更好的发展,受益终身。根据孩子爱玩的天性,可以采取游戏的形式来帮助其养好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针对让游戏成为幼儿习惯养成的有效路径做了简单分析,望能为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养成
        一、幼儿时期的孩子会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容易养成很多的行为习惯,合理利用孩子的模仿能力,促使其在幼儿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后续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老师和家长应该根据这一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和管理,将游戏和学习结合在一起,通过幼儿对游戏的热情,引发对学习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合理的引导幼儿的幼儿行为习惯养成过程存在的问题
        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课堂教育了,新课改的实行,大大提升了教育效果。在新课改的模式下,教师要通过了解学生的状态,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对学生进行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教师应该采用玩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游戏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幼儿主动参加到学习中,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刻板、枯燥,不仅无法引起幼儿的关注,还有可能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对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任何帮助,甚至会导致幼儿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对此,采用游戏的教育模式,不仅能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还培养了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未来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已经养成的不良习惯
        习惯一旦养成,无论好坏都不好在进行改变了,对于幼儿来说也是同样的。家庭的教育是幼儿教育的第一步,有些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就会导致幼儿在一开始就形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到了学校之后,已经很难再将已形成的习惯改正过来了。行为习惯看起来只是一个行为,其实它所包含的东西有很多,如:逻辑、情感、思维方式等等,所以一个不重要的行为习惯也会直接影响其他行为习惯的形成。幼儿的心理和性格都还不够完善,要抓住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不好的行为习惯,要耐心的引导和帮助幼儿改正。游戏教育可以让老师在游戏中发现孩子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在通过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帮孩子改掉不好的习惯,重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育过于谨慎
        经过调查,目前还有一大部分的幼儿教育机构采用的教育模式过于传统,对孩子的限制较多,这样不仅抑制了幼儿的天性,也无法提高教育的质量。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采用统一的教育模式,总会有一些幼儿无法接受,从而影响教育的质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开放式的教育,能更好的包容幼儿独特性,能够促进幼儿释放自己的天性,有利于教师发现幼儿的不良习惯,及时帮助学生改掉不好的行为习惯。减少对幼儿的限制,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释放自己的天性,在教育传输上,教师稍微加以引导,就可以使教育质量大幅提高,对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帮助。
        二、游戏在幼儿习惯养成中的作用
        让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种有预见性的教育,能够为幼儿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孩子未来生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幼儿时期的孩子不适合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应该根据幼儿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采用新型的教育方式,才能呈现理想的教育成果。例如,相对学习更能吸引幼儿的就是游戏,游戏能使幼儿的专注力集中,还能使孩子们心情愉悦。

合理的将两者结合,便能达到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的目的,在游戏过程中正确的引导幼儿的行为,不仅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孩子得到全面的锻炼,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单看游戏和幼儿习惯两者之间似乎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却有着很好的教育价值,游戏本身是没有什么教育意义的,但是游戏的教育方式却能更好的被幼儿接受,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幼儿养成很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孩子未来的学习和成长。
        三、以游戏促进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策略
        (一)以亲自体验的游戏培养幼儿习惯
        往往一句话对一个成年人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心理还不成熟的幼儿,一句话可能对他们一生的生活都有巨大的影响。鼓励的话是非常有力量的,不管是对成年人还是幼儿来说,鼓励能一个人带来希望,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一句鼓励的话就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幼儿时期的孩子对老师都有崇拜的心理,所以老师的一句肯定、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给他们极大的力量,幼儿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幼儿的此项特征,逐渐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来讲,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游戏实验,看看幼儿是否能够借助于游戏的方式满足相应的教育目标,如推行植物种植实验,让幼儿领会植物生长的漫长过程以及经历的各种困苦,这样便可以帮助幼儿意识到植物生命的伟大,进而便会自觉地摒弃掉踩踏草坪等不良行为。
        (二)以亲子互动游戏培养幼儿习惯
        幼儿除了在幼儿园的时间,其他都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所以要及时和幼儿父母沟通,甚至可以邀请父母共同参与到游戏当中。幼儿的行为习惯除了在幼儿园形成的就是在家里养成的,想要帮助幼儿更好的成长就要及时和父母沟通幼儿的情况。首先,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要及时告知父母,出现问题要第一时间跟父母进行沟通解决。其次,教师需要在明确幼儿家庭情况的前提下,开展相应的亲子互动游戏,比如可以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其能够极大程度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通过扮演不同类型的角色,幼儿可以学习到更为丰富充足的知识,并且还能够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的成长,由于幼儿是和父母共同进行游戏的,因而可以更为有效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表现自我,对于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来讲,意义非凡。
        (三)关注幼儿游戏全流程
        幼儿时期的孩子极具模仿的能力,很喜欢模仿家长和老师的行为,所以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能只靠教育,要根据这一时期孩子喜爱模仿的特征,全方面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老师在教学时要将言传和身教相结合,传授知识的同时,以身作则,为幼儿做正确的榜样。例如,在每次区域活动完成以后,都会有大量的材料散乱在场地当中,此时教师则可以要求幼儿进行将玩具送回家的小游戏,让幼儿将玩具放在盒子当中,多进行几次,幼儿便会养成好习惯,这便是游戏化教育的意义所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要一直保持耐心,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另外,需要家长和老师高度配合,共同做好幼儿的榜样,一起帮助幼儿更好的成长,使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快乐的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左宁,张译木.让游戏成为幼儿习惯养成的有效路径[J].当代家庭教育,2021(02):78-79.
        [2]高英平.让游戏成为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路径[J].学周刊,2021(05):175-176.
        [3]阎珊珊.让游戏成为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路径[J].知识文库,2020(24):171-172.
        [4]钟宜君.让游戏成为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路径[J].教育探索,2019(06):27-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