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英
岚县北村明德小学 山西省 岚县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下阅读教学工作开展至关重要,通过有效的阅读能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助于语言文字知识的积累。文章主要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阅读;阅读教学;有效性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但即便如此,仍存在一部分小学生对语文阅读提不起兴趣,阅读数量未达到标准,进而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情、文学素养、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学生在有效阅读的同时也能够极大地扩充自身的文学知识容量,进而提升自身的创作书写技能。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锻炼,增加学生对书籍阅读的好奇心,将被动的、任务型的阅读转化为主动的、能力提升型的阅读。
1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小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往往依赖于语文阅读的学习,这也彰显了小学阶段学校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整体来看,学习语文阅读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在语文阅读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够得到有效开发,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也会逐步提升。除此之外,小学语文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和知识水平。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构建自我价值观、形成自身价值体系、养成良好思维模式的关键阶段,广泛的语文阅读包含了方方面面的文化内容,小学生通过对语文阅读的学习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国外文化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拓宽自己的眼界,逐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是十分关键的,对学生的思维启蒙和文化底蕴的培养有着关键性作用,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都活泼好动,他们不喜欢被束缚,但是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语文阅读没有兴趣同时对语文产生了片面的认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师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法灌输给学生,未能意识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教师只关注文本内容的讲解,不能调动学生在阅读中的参与积极性,导致学生无法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阅读资源不足,内容缺乏吸引力。阅读材料都是为了提升阅读能力而选取的,这样就造成了阅读资源的枯燥性。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储备阅读书籍,致使学生喜欢阅读的内容不多,不能满足处于发展中的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此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阅读的技巧与方法没有教给学生。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提升策略
3.1鼓励学生个性化思考
应试教育导致教育工作更加偏重于考试分数,一些作答标准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例如一些常规的教学问答:阅读文章———提出思考问题———学生进行讨论作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在这样的常规互动中,学生的阅读不够透彻,对文章的思考不够深入,就会局限学生的阅读认知。而阅读教学应当以提高学生整体阅读思考能力为主,而非仅仅对单一问题进行解答。阅读的个体学生在解读文章时,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获取具体感受,产生独特体验。因此,教师应当正视学生理性思辨的个性化,尊重、鼓励他们,而非直接否定学生的一些与标准不同的想法。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时,运用“自主阅读—引发独特感受——交流感受—共同积累”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阅读文章,阅读中主动获取情感体验,引发思考,从而取得独特感受。
接着在师生、生生共同讨论,平等对话中,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获得思维启迪,享受阅读之乐,体验之乐。最后师生一起总结阅读规律与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只有尊重理解学生阅读体验中个性化的思考,以形成性评价替代终结性评价,才能更好地设计出适应现代化阅读教学的办法,以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
3.2挖掘语文阅读的知识内涵
小学生的语文观察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够通过自主阅读进行展现,并且语文阅读知识这十分丰厚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师在知识教学中积极开展阅读知识内涵的挖掘,能够进一步深化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知识认知以及情感体验,有助于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能效性,高效地帮助小学生充分学习语文的知识内容。开展阅读知识内涵的挖掘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非常重要,是能否顺利开展阅读教学的关键。教师在知识教学中积极开展阅读知识内涵的挖掘,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活跃阅读学习的环境气氛并能够充分地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符合小学生语文学习需求的优秀文学作品,也是小学生接触到最多的素材文章,是小学生学习和获取语文知识的直接途径。语文教材有助于教师深入发掘文章中的知识内涵,并且能够通过教学引导的方式帮助小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达成小学生对语文阅读体验的积累和文化知识的充实。挖掘语文阅读的知识内涵,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文章内涵主旨,增强对语文阅读知识的探知欲望,并且能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有效的知识经验,实现小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提升,可靠地培养了小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3.3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小学阶段是第一次比较正式的语文阅读学习,在这个阶段,学生最大的学习障碍是语言的学习,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读不懂课本的情况,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进度,并且长此以往将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恐惧的感觉,使得学生产生挫败感,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致使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较低。因此,在小学阶段学习阅读教学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认字、识词等,也要让他们掌握好学习的基本技巧和方式,小学阶段比较高年级段的学生,对于阅读教学是比较熟悉的,并且有了一定的适合自身的阅读习惯和技巧,要掌握了主动阅读的能力。在该阶段,学生的阅读学习需要不断地克服阅读方法,强化自身的阅读能力,在巩固以往阅读方法之后,也会不断地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
3.4及时进行学习成果反馈,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其心理问题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在语文阅读过程中,老师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和信心的构建,要在注重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理解。具体来看,老师要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进行及时的、积极的、准确的成果反馈,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及时鼓励,对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学生进行进一步指导。有一些学生成绩不佳并非是没有认真努力,而是在心态上遇到困难,老师发现问题时要帮助学生重拾信心,让学生看见学习的希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课程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语文阅读作文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语文知识基础发展与升级最重要的途径。鉴于此,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教师的教学策略多样性和教学计划帮助小学生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鼓励学生个性化思考、挖掘语文知识内涵、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及时进行学习成果反馈,从多方面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曾红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提升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40):383-384.
[2]闫冰,张蕾.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5):325-326.
[3]周兴东.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2021(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