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动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5期   作者:张灿勇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入开展,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局限于传统模式内

        张灿勇
        山东省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入开展,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局限于传统模式内,而是需要从增强学生兴致的层面出发,与学生展开更多交流,引导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主动探究更多领域的知识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展开密切的互动,一方面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以便查漏补缺,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动力也被充分激发,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听取教师的讲解。基于此,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出发,对互动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阐述,之后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互动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互动教学;小学语文;应用;策略

引言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语文学科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元素,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还未发育成熟,精力难以高度集中,上课总是存在走神的现象。之前,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自顾自地在讲台上传授教学内容,很少与学生互动,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总是分散,教学成效大打折扣。现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推进,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模式,转变主体地位,从学生需求出发,与学生积极开展互动,活跃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专注学习,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一、互动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价值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知识内容非常丰富,需要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不断积累。但是传统的授课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讲台上单向传授知识,不注重学生的反馈,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吸收语文知识。对此,如果小学教师能够及时认识到教学的不足之处,转换思路,改单向输出为双向互动,课堂必定会更加活跃,学生在不断地互动交流过程中也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由教师进行解答。这样,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且以极大的热情主动探索,深入挖掘更多语文知识,逐渐扩大自身的知识存储面。
(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响应新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逐渐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教学活动的开展除了要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中要求的知识内容之外,还应当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从中领会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分析问题能够更加客观冷静,语文思维清晰。而将互动教学法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情境、提出问题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而引导他们学会主动思考,对问题进行探究,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逐步实现全面发展,更加顺利地走完之后的学习之路。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互动缺少创新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时,缺少创新意识,因此学生对互动的参与兴趣不高。这是因为小学语文教师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身心发展规律知之甚少,只是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测随意推断学生的喜好,难以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而且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无法像成年人一样,长时间控制自己静心听课,所以在不具备创新性的互动教学中,思绪极易飘向他处,对教学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二)互动缺少层次性
        整体而言,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设计的互动教学,层次不高,即活动环节的模式固定,学生只需要在其中与教师配合即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仍然比较被动。而且,这样的互动教学,只能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缺少学生与学生相互讨论互动的环节,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互动氛围不活跃
        小学语文教学中,互动缺少有效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极为互动氛围不活跃。究其根本,主要是因为教师采用的互动方式缺少实效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难以形成活跃的互动氛围。例如,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采用提问式互动方法时,没有认真把控问题的难度,导致学生无法回答上来,滋生紧张情绪,此时如果再加以批评的话,学生的学习信心更加倍受打击,在之后的互动环节中自然也不愿参与,导致学生在互动中缺少活跃性。
三、互动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创新设计互动环节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尽快改善传统互动教学的弊端,充分认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创新能力,使教学互动环节多样化,强化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首先,根据现有的小学语文教材来看,其中许多文章故事性较强,非常适合表演。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剧本表演的方式,创新互动环节。例如,语文教师根据“动物王国开大会”的内容,让学生分别扮演老虎、狗熊、大灰狼、梅花鹿等,并以这些动物的口吻和神态,表演动物王国组织会议的整个过程。期间,学生踊跃报名,都非常期待自己能够扮演一个角色,参与互动的意愿明显更加强烈。其次,教师可以借助辩论赛,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敢于表达、善于表达。开展辩论活动的过程中,在短时间内,小学生便需要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使其具备合理性。据此,小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语言表达能力也会逐步提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参与辩论赛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累积程度,以及逻辑思考能力,更加适合小学中高年段的学生。
(二)提高互动层次性
        以往,小学语文教师全然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设计教学的互动环节,使得互动模式较为固定,学生的参与感明显降低。对于该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改变互动教学设计的思维,将学生纳入互动环节设计的主体,让他们发挥自主能动性,使互动教学的层次性更加明显。例如,在学习“守株待兔”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以提问的形式进行互动,“你认为农耕者可以等到兔子吗?为什么?”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之间自主设计问题向其他同学提问,以便加深对课文的印象,使互动更加有效。只见有的学生提出“农夫比较懒惰的思想,最后导致什么后果?”有的学生提出“根据故事内容,再联想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自己有什么地方需要改正?”在教师与学生提问共同推进下,课堂的互动层次性明显增强,互动设计不再专属于教师,学生也可以开动脑筋,自主设计互动内容。
(三)营造积极活跃的互动氛围
        针对课堂互动氛围缺少活跃性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互动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致。小学生天性活泼,喜好玩乐,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够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互动,将玩与学结合起来,他们的活跃性必定更强。例如,针对“出塞”的相关内容,教师讲解完成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接龙”的游戏。首先,由教师开头,说出古诗的前一句,由学生接后一句,如果回答正确,可以受到小红花的奖励;错误的话,直接往后顺延,由其他同学接续回答,直至准确说出诗句。接着,便由该学生思考,说出一句古诗词由下一位同学接龙,以此类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课堂的互动的氛围更加活跃,而且学生也能累积更多诗词。
四、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思维,以创新意识,设计教学环节,并将学生纳入设计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使互动更具层次性,互动氛围更加活跃,进而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学习,更加热爱语文。
参考文献:
[1]马继成.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策略探析[J].读写算,2021(08):105-106.
[2]朱必德.浅谈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A2):57-58.
[3]于昀.新探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53):45-46.
[4]戚素红.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