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菲
苏州市金阊实验中学校 215000
摘要:正所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教学背景下,我国教育教学事业对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将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培养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与阅读素养,以此促进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且促进其全面发展。整本书阅读是顺应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发展而推出的一种新型阅读理念,它可以帮助初中生改善以往阅读的不良现象。本文将立足于“整本书阅读”,制定相应的初中语文阅读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行动
引言:众所周知,阅读是一种人类行为,它是个体通过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及发展思维,最终获得审美与情感体验的一种主观学习活动,它旨在让人们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整本书阅读”的概念是1941年叶圣陶提出的,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而产生的一种新型阅读模式,它可以对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对教学方式和模式进行尝试和突破。现如今,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结合课本教材的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培养阅读兴趣,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初中生年级较小,缺乏社会与生活经验,所以他们对外界事物有着较大的好奇心,如果他们主动的学习某项知识或者阅读某篇文章,一定是建立在对该知识或该文章有浓厚的好奇心与兴趣上进行的学习活动[2]。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生动形象、以情感为依托的情境中,获得情感与态度体验,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课本教材中的知识,以此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兴趣的培养对于初中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年龄的限制,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往往希望得到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认可,在兴趣的指引下,他们会更加愿意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以此提升自身的课堂参与感和班级归属感。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活动时,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并在上课时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正确的整本书阅读行为,以此提高阅读质量与效率。以《傅雷家书》的整本书阅读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将阅读的重要性传授给学生,并且告诉学生:“阅读就是带着一个有准备的头脑,一幅探究的目光与一种深掘的期待,来品味你所选定的蕴含丰富的书籍,它是一种缘,会激起你强烈的共鸣和深切的感悟。
”随后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之前都阅读过什么书籍啊?”学生回答道:“《格林童话》、《爱的教育》、《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以及《水浒传》等等”,进而在黑板上写下“家风”二字,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家风’是什么意思吗?”随后教师对“家风”的概念和重要意义进行讲解。家风,顾名思义放到现代社会就是一种家庭教育,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与人为修养。于是,教师引出今天要带领学生整本书阅读的优秀书籍《傅雷家风》,这时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你们的家庭教育是怎样的呢?傅雷的家教又是怎样的呢?”以此调动初中生的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并在课堂上为其留有充足的阅读时间,以此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整本书阅读的质量。
二、拓展教学范围,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以往,受应试教育和教学经验的弊端影响,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时,只是一味地以课本教材中的内容为根本,只是以课堂教学时间为依据,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的阅读教学活动虽然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但是无法培养其阅读能力,只是将教学活动局限于课本教材,将教学时间拘泥于课堂时间,使得学生的课外学习变得鞭长莫及,这不利于他们创造能力以及探究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这句话充分的证明了阅读的重要性。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时,应该适当的拓展教学范围,摆脱应试教育和以往教学经验的弊端影响,不再将初中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判定其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根本,还要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课外阅读活动,例如开展读书会、班级读书角等等,以此切实利用初中生的课余时间,为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活动提供支撑与帮助。例如,在向初中生传递过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过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拓展整本书阅读的范围,不再将整本书阅读的内容拘泥于课本教材中,可以适当、合理的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找寻生活中传递相关情感的书籍进行阅读,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首先,教师组织学生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拓展其他人对该本书籍的评价,例如“它是生活的教科书——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肖洛霍夫”、“这本小说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与环境描写也都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当代著名作家 张洁”,以此在翻阅其他人对该小说的评价时,吸引他们整本书阅读的兴趣,进而在兴趣的指引下,不断拓展阅读范围。最终,开展读书分享会,检查每一位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情况,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读后感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思想是大有裨益的,它不仅顺应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教学要求和目标,还是现代中小学生开展语文阅读行为最主要的有效手段,它可以帮助初中生提高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质量等等,是一种具有时效性的教学概念。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整本书阅读的相关内容,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切实做到转变教学思想,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拓展教学范围,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等等,以此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世浩.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课程化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7.
[2]闫玏.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3]王馨笛.初中语文整本书名著阅读教学设计及培养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