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巍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河郭镇左村小学
摘要: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认知发展规律,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这样不仅无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近年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实际情况,将他们合理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随后根据各小组学生的具体情况,布置相应的合作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相互合作,促使其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进而有效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也增强了自身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为其不断进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语文教学
引言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形成了一种合作教学的方法,并应用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实际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得到了显著地提高,使老师和学生都更加积极地投入教学和学习当中。小组合作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并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掌握课程知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合作互动中提高沟通能力、交流能力,进而提高整体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前提,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教学。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大多数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与观念的束缚,只注重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从而导致在教学中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因此,在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另一方面能有效提升学生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语文时不再有抵触情绪。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与教育“十三五”规划的深入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也是一种帮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方式。科学、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可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把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团结合作意识。
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阅读教学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阶段阅读同样也是非常重要且基础的教学任务,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其中能够帮助学生拓展阅读视野,在学习原有知识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到更多的语文知识。以《黄山奇石》教学为例,教师先对这一则内容的景物描写方式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各种图片讲解正确的阅读方法。当学生完全掌握阅读方法之后,教师再从网络上寻找相关的描写景物的文章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阅读,以将自身所掌握的阅读方式应用到新的阅读内容之中。在讲解最初教材内容时,教师要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而在拓展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同学之间共同合作探索。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一定要严谨围绕课文内容讲,选择的其他文章也要与之内容紧密相连,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老师还要将文章中的积极思想深入浅出挖掘出来,分享给学生,也教授学生小组主动地挖掘积极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2尊重学生差异,合理安排小组
教师组织和建设合作小组,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性,关注和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差异,并以此为原则和依据,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首先,在分组之前,教师应考虑每个学习小组的人数。在笔者看来,创建学习小组以4至6人为宜,教师应当根据人数权衡小组学习内容的繁重程度;其次,在分组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性格差异等划分小组,保证小组成员之间合作融洽;最后,教师应当明确组员之间的角色分工,为小组安排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使每位成员各司其职,从而更好地进行合作和探究。如在教学《找春天》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中选取组长,由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朗读和预习课文。首先,小组长可以组织成员分别朗读文章,要求组员在朗读过程中重点突出“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的情态;其次,小组长可以在成员中选出一名朗读效果最好的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朗读,记录员负责专门记录每个人在朗读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汇总,为小组成员提升朗读技巧提供方向。
2.3开小组预习与讨论
所谓小组合作模式,就是组员之间相互合作与沟通,从而得出相应的答案。在小组合作之前,课文预习是小组合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预先设定教学任务,并合理分工到每一个小组,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以《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为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放一小段与圆明园建筑历史有关的电影,让学生组成小组抢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例如:“如果你是建筑师,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建造圆明园?在圆明园毁灭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这种小组预习与讨论,既能促进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提高教学效率。再以《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为例,虽然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描述,但对学生来说难以进一步思考。因此,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植物的种子为什么靠风力传播呢?靠播种可以吗?”让各个小组带着问题去课文中寻找答案,从而提高小组合作教学的质量。
2.4学生合作后进行评价
语文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需要逐一评价各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让学生可以知道自己在合作中的问题,如有的学生缺乏团结合作的意识,自顾自地学习等,并未真正做到互帮互助。落实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目的,除了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为了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其可以不断进步与完善自我。因此,教师务必重视学生合作后的评价,要让学生可以清楚了解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使学生能够在之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进行改变。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的时候教师要以鼓励为主,避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利用委婉的方式让他们清楚自身的缺点,使其可以虚心接受,自觉地改变不良习惯。
结束语:
合作学习对于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作好小组划分和任务设计的准备工作,还需要关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和评价,全面推动合作学习的落实。
参考文献:
[1]田满.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开展[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10):65.
[2]吴良蕊.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10):32.
[3]赵广宇.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4]刘贺.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5]张文敏.小组合作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J].散文百家(理论),2020(0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