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2月   作者:万若之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贯彻和落实,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加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
        万若之
        南平市延平区东坑小学  353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贯彻和落实,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加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由此一来,不仅可以起到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而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因素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而且还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
关键字:小学数学 中国传统文化 研究 融入
一、概述
        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传统文化不仅是上下五千年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而且还以其自身的优势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人们逐渐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和继承,而且也可以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意识到数学的魅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现代小学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的将其与数学知识进行融合,进而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1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加强了对外来文化的重视,而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进而严重阻碍了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而且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其课本内容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也是少之又少,由此也导致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并不深刻。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师采取多角度、多方式的教学方式有效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还可以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长久发展。
2.2为数学的发展提供方向
        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数学学习中要求学生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以及加强的思维能力,从而导致数学课堂氛围较为严肃,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从而影响了数学教学效果。而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不仅丰富了数学课堂内容,而且还改变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固定思维认知,有效的丰富了学生思考范围,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探究以及学习能力,并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举措
3.1深入挖掘文本教材,进行相关传统文化讲解
        随着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逐渐加强了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虽然在数学教材编辑过程中,也逐渐融入了适当的传统文化,但由于涉及较少,教材课本仍主要以数学知识点为主。为此,为了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进行文本教材的深度挖掘,并根据相关数学知识进行传统文化讲解,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譬如,在人教版三年级有关“年月日”的数学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则可以通过对学生讲解关于天干和地支的相关知识,来让学生了解传统的计时方式,并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另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讲解有关“日,日中,日下”等时间计时方式的来历,从而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并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


3.2结合数学教学活动,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抓住学生之间的性格特点才能有序的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而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其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在课堂上比较活泼好动,为此,在开展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授课时教学方式,显然是无法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为此,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有效的将传统文化与数学理论知识进行结合,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而且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譬如,在关于人教版中“角的度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则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解古人们度量角的方式,然后让学生开展古人度量角的相关活动,从而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又比如在关于“四则预算”的学习中,教师则可以通过开展“九章算术”的班级活动,来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魅力,进而在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以及人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并有效的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3.3加强课前课后渗透,提高传统文化的融入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前导读以及课后复习对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具有重要作用,课前导读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预习新知,增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而课后复习则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新知的掌握和理解。所以,教师则可以此为基础,通过加强课前课后的渗透,来提升传统文化的融入度。所以,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结合本节课堂的教学目标,在开展课堂教学前,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此知识内容的传统文化故事或者通过微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本知识的发展历史。关于课后的渗透而言,教师则可以通过练习为出发点,给学生布置有关传统文化的课后作业,或者以传统文化为背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于新知的理解进行有关问题的解答。譬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中有关“简易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则可以通过微课来让学生了解到古人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的,进而也能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古人的智慧。而对于此知识点的课后渗透来说,教师则可以通过文言文的方式来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进而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采用此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率,而且还为学生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平台,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弘扬。
3.4结合多元的教学方式,构建传统文化渗透氛围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所以,教师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效的促进教学的丰富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融入从而为学生构建一种传统文化教学氛围。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选择适合小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譬如,联合教学、多媒体教学或者情境教学等方式,并在相关教学方式中适当的融入传统文化,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深度挖掘文本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而帮助教师找到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数学发展观并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和个人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柳.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8(18):96.
        [2]徐艳.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上的德育渗透[J].科普童话,2017(25):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