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健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人民小学 514199
摘要:在核心素养培养观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学目标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教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除传授知识外,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图形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的同时,提升学习能力。本文基于数形结合思想探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字: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小学课堂上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结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不再感到困难,帮助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困难在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学习经历少,对语言的理解并不透彻,尤其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方面存在很大困难。然而,小学生对图像有较强的辨识感,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将图形与数字语言结合,把晦涩难懂的数学语言转化为简洁直观易懂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大大降低学习数学的难度。例如,学生在刚接触数学阶段,进行简单加减法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画出具体图形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加减和数字之间的关系。当然到小学高年级教学阶段,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样适用,利用画图直观表现的优势,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解题方法。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对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转变为易懂的图形语言,减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例如在进行有关比例尺的相关知识讲解时,学生并不能充分理解比例尺之间的转换关系和比例关系,这时教师利用市区地图等,选取任意两点建筑物或者选取家和学校,根据地图中标注比例尺,让学生计算实际两地距离,利用这种实际的代入感,加深学生的理解,提升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阶段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更注重于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在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更关注小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升。例如,在现实生活中,物品交易买卖是常见的生活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就存在数学问题。例如,买卖酒水时,对装满酒的酒桶进行称重,在卖出一半酒水时再次进行称重,让学生分析如何分别得知酒桶和酒水的重量,这时,教师拿来水杯,可以进行演示说明,让问题变得更加简单直观。
4.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复杂的数学符号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图形语言,将会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较难的数学知识,解决学生学习数学时的困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学习分数相关知识点时,学生对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运算存在困难,教师可以将异分母用图形来表示,帮助学生理解通分意义的同时,养成通分运算的习惯。
二、数形结合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探究
1.数形结合思想的解题价值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之一,就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一定帮助。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大多采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但是主要以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背诵记忆的传统教学方法不免有些墨守成规,不利于加深学生对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解决问题,容易导致学生养成定式思维,不符合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的要求。
但是,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还处于成长阶段,理解能力欠缺的问题同样存在。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数学的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生认知特征和思维特征,能极大的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符合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要求,去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2.数形结合思想的思维训练价值
数学知识中,几何学占据重要地位,对几何学的教学离不开图形的辅助,因此,数形结合思想应用于几何学的教学中是很常见的。对于学生来说,几何学的学习难点在于空间想象能力不足,教师在进行几何学的讲解时,结合数形结合思想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几何意识。
例如,学生在解决有关几何体的相关题目时,通过题干信息并不能直接找到解题思路,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数形结合思想,利用图像找到解题关键,教师可以将图形画在黑板上或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图像展示在多媒体上,让问题变得更加清晰直观,找到解题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利用图形解题的能力,在今后遇到几何问题时,学生能立刻想到绘制图形,结合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利用图形找到解题思路,并利用所绘制图形迅速分析题干信息,加快解题速度。根据数形结合思想的解题方法,可以加快学生的解题效率,帮助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实践价值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教学实践,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理解,让学生投入其中,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有关于长度刻度的相关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毫米、厘米、米”等长度单位和学习长度单位换算,教师可以提前要求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相关素材带到课堂上,比如书本、铅笔等,让学生自己对物品进行测量,让学生对“毫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有直观的认识,充分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
又例如,在进行有关“乘除法”运算的重要知识点讲解时,只单纯的背诵乘法表并不能充分理解乘除法运算的含义,教师可以准备一定数量的小木棒,比如将12根小木棒让学生进行分配,每组2根、3根、6根时,可以分多少组,由此带入乘法表的乘法口诀。通过简单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充分理解乘除法的含义,加深运算记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奥妙,也能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若学生按5根一组分配,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发现按这种方案进行分配将会剩余两根,由此可以带入余数的有关概念,这样可以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课堂的利用效率。
4.数形结合思想对学生今后知识学习的拓展价值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学习都大有裨益,让学生今后学习过程中更加顺畅。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首先,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难懂的知识点转变为易懂的图形,尤其表现在几何学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利用图形更好记忆。其次,在复习阶段,学生将教师讲解内容进行记录,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复习,梳理繁多的知识点,形成知识脉络,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另外,建立数形结合思想,不仅能在学习中发挥作用,在生活中同样可以利用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于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加深理解记忆,帮助学生形成数形结合思维,培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丽华.新探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与应用[J].科幻画报,2020(07):179.
[2]孙喜兵,杨俊.基于数形结合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41.
[3]史啸.浅析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2):53.